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六届第三次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通讯员:陈炜、唐瑞
初冬时节的贵阳,气温骤降,寒风瑟瑟,但依然挡不住贵州眼科人学习的热情。12月19日早上8点,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六届第三次学术会议拉开序幕,本次会议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众多专家线上线下齐聚一堂,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贵州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东教授主持,贵州省医学会组织与学术管理二部张敬敏主任致辞、省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王鲜教授致欢迎辞;开幕式上对眼科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宣传优秀奖及年度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例例载目眼科病例"优秀奖的获奖者进行颁奖表彰。
会议期间,贵州省的眼科同道们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展示交流医学研究的成果、分享临床工作的经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构建和谐的学术氛围,共谋全省眼科的发展大计。
王鲜教授在致辞中说到在今年的抗疫战争中有许许多多我们眼科同仁的身影,向这些无畏的逆行者致敬。张敬敏主任指出,全省眼科事业经过几代人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期待贵州眼科同仁创造出新的荣耀和辉煌。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李东教授主持会议
贵州省医学会组织与学术管理二部主任张敬敏致辞
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王鲜教授致辞
表彰眼科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宣传优秀奖获奖者
表彰"例例载目眼科病例"优秀奖获奖者
学术单元主持人
本次学术大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我们传道授业,他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医院——王宁利教授,医院——姚克教授,复旦大医院——孙兴怀教授,重庆医院——杨培增教授,温州医医院——瞿佳教授,医院——许迅教授,陆军特色医院——叶剑教授,医院——陈有信教授,医院——张伟教授,中华眼科杂志——黄翊彬主任,首都医科医院——杨文利教授等,他们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分享了国内外临床和科研的前沿成果;贵州省内多位专家也结合省内情况为我们进行精彩授课分享了临床医疗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他们是医院——蔡善君教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朱健华教授,医院——白宁艳教授,,医院——饶芒前教授,医院——谭薇教授等。
王宁利教授一一微创青光眼手术的精确选择
姚克教授一一灌注液错流综合征
孙兴怀教授一一青光眼眼压及其波动和检测
杨培增教授一一感染性葡萄膜炎
瞿佳教授一一疫情后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难点与对策
许迅教授一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
叶剑教授一一白内障术后非感染性炎症病例临床特点与思考
陈有信教授一一病理性近视的诊疗与发展
张伟教授一一儿童斜颈与斜视
黄翊彬主任一一参考文献对科研论文的作用
杨文利教授一一人工晶状体屈光力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善君教授一一遗传性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发病机制研究
朱健华教授一一如何教医结合做好近视防控
白宁艳教授一一黔西南州的近视防控工作情况
饶芒前教授一一老年性白内障遇上青光眼
医院——谭薇教授
本届会议由贵州省医学会主办,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医院承办;多年来贵州省医学会始终坚持以服务会员单位为宗旨,努力推动省内医学学术交流、促进全省医学水平发展,为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和交流平台。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这其中也不乏贵州眼科人的身影,他们与其他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与病毒抗争,彰显了敬佑生命的崇高精神。
近年来,在贵州省广大眼科同仁的辛勤努力和积极探索下,全省眼科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飞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眼科研究的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思维,大胆创新,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的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和渗透,相互融合,并不断加大眼科临床、科研与教学的力度,加快眼科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不断为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元素,实现区域眼科的跨越发展和快速提高。
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
在疫情特殊时期,此次学术会议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设置了16个专题讲座,5个卫星会议及青年论坛沙龙2个。会议现场参与人数达余人,线上点击学习次数超余人次,会议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人员的一致好评,各位同道均表示获益良多。本次会议为贵州省眼科医师搭建了一个全方位、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全省眼科事业的蓬勃发展,让全省眼科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