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生儿出现的异常情况,已经敲响警钟

点击上方加   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十分娇嫩,需要父母的细心照料,初为人父母,许多新手爸妈对宝宝的一切都会格外在意,生怕宝宝会出现什么问题,担心这样是不是生病了,那样是不是不正常了,其实,新生宝宝很多表现看似“异常”,其实是很正常的,并不宝宝生病的征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4~5天后黄疸最重,可能会波及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后7~10天将逐渐消退。这期间除了黄疸以外,宝宝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精神好、吃奶香,大便也正常,这种症状被称为生理性黄疸。据统计,足月儿中有70%~80%的宝宝都会出现此现象。若黄疸持续时间达2~3周,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并无任何不良影响,则不必特殊治疗。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以下生理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较多;   (2)肝脏功能尚不完善,参加胆红素代谢的肝脏酶的活性较差,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在排除的过程中受影响;   (3)胆道排除胆红素的功能尚未完善;   (4)胎便黏稠,使大便排除胆红素的过程受影响。   上述原因促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7天后各项功能会逐步完善,新生儿黄疸也会随之减轻并消退。   新生儿发生黄疸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病理性的黄疸有以下表现:黄疸出现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程度重,发展快。不仅面黄、白眼球黄,可能手心足心都出现黄染,并伴有宝宝精神差、嗜睡、不吃奶,甚至有高热、惊厥、尖叫等。这种病理性的黄疸称为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即使存活也会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抽搐、视听有障碍、头抬不起来、流口水等等。病情严重者,如果延误治疗就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而必须及早到有良医院进行综台治疗。   此病重在预防对黄疸出现早的、胆红素高的应及时治疗,疑有溶血病的做好换血准备,防止核黄疸的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以出生后1周内的宝宝为多见。此病与寒冷的刺激关系最大。如果有早产、产伤、窒息、感染等因素的高危儿,加之保暖不好或喂养不足,都可能会发生此病。它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任何部位都发生硬肿,摸上去如硬橡皮般,常见于四肢、臀部、肩部、面颊等部位。还表现为新生儿体温不升(在35℃以下),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弱,重症患儿不能吸吮,心率呼吸减慢,且易发生肺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各器官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方法是:首先,从孕期就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其次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如有高危因素的宝宝,特别是低体重儿,可置于保温箱内,温度以30℃~32℃为宜,也可放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使患儿的体温达36.5℃左右。在喂养时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将母乳滴入或用空针管注入鼻饲管。不能喂养的,可静脉注射或静点营养液。溢乳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就好像宝宝吃多了,有时顺着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时一打嗝就吐奶,这些一般都属生理性的反映。这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及其解剖特点有关。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着的,并且贲门的肌肉与幽门一样发达。而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贲门(上口)肌肉不发达,关闭松,这样,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吞咽的空气较多时就容易发生溢乳,它对新生儿的成长无影响。新生儿红屁股   新生宝宝,由于尿布湿了未及时换,刺激皮肤而发红,发展下去会引起小水疱、糜烂的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尿布疹”,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红屁股”。   处理方法:一方面在选用尿布时应选用质地细软、吸收性强的纯棉布,切忌用深色粗糙布料做尿布,以免加重红臀。另一方面要勤洗勤换尿布,尿湿后立刻更换干净的,并将换下的尿布放入洗盆里,用肥皂和开水烫洗,得冲洗净肥皂,在太阳下晒干后再用,切忌不要乱扔在地上。如果遇阴雨天,可用熨斗烫干,这样可避免细菌感染。此外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屁股,并坚持每次都要这样做,在洗完擦干后再涂一层熬过的食用油保护皮肤。已经发生红臀的新生儿,切勿用肥皂水洗屁股。新生儿发热   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时,会伴随环境温度而使体温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则会产生脱水热;此外若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可引起发热。因此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嘴唇轻触宝宝的额部,有发热感则可能为发热症状;当患儿口腔温度高时哺乳中母亲奶头会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未超过38℃,则无需服药,但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造成发热,应使室内通风换气,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并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除此之外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于小儿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医院诊治。新生儿感冒   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找医生,当感冒后因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应使用抗生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宝宝自行“治疗”。新生儿大便异常   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排出的大便为褐绿色的黏稠糊状物,内含有胎毛,主要由衰老的红细胞、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吞咽的羊水和脂肪等组成,称为“胎便”。开始哺乳后,大便则渐渐变成黄色或黄绿色,若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则说明有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除了便血外,还会出现呕血。若失血过多,患儿出现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严重者则会威胁宝宝生命。初生儿大便异常的另一种情况是便秘。原因可能是肠肌松弛,肠肌弹力发育不佳及结肠的反应性不足,从而引起肠蠕动减少。   处理方法: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可采用暂停喂奶,以保持患儿安静,医院诊治。为了预防初生儿自然出血,可在产前让孕妇口服维生素K。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应注射维生素K。新生儿便秘的治疗,可医生的诊治下将肥皂削成铅笔头状粗、长3厘米左右,蘸水后轻轻塞入肛门,1~2分钟后,肥皂头便与大便一同排出。阴囊水肿   阴囊水肿是男婴的常见疾病,是指宝宝睾丸的外侧积存了水液,睾丸本身没有问题。一般皮肤表面不会有什么变化,也大多没有触痛感,大多数在2~3个月会自然吸收,一般不会超过1年。但是如果按睾丸时,水若流到腹腔里,则早手术为好。如果没有这种情况,1年后水肿还没有消退,则需要考虑手术了。婴儿鼻塞   新生儿出生半个月左右鼻子会经常堵塞,到3~4周时会逐渐加重,有的甚至不能吃奶,1个月后会逐渐减轻。鼻塞的宝宝的脸上多数有粉刺状的东西,眉毛上大多有浮皮。婴儿鼻塞一般不是因为感冒,有时是因为有鼻子里有污垢存在,但即使取出污垢,鼻子还是堵塞不通气。有的是属于一种特异性体质,可能其父在婴儿时就出现过鼻塞现象。婴儿鼻塞一般冬季比较常见,冬季空气干燥,房间过热都可能与鼻塞有关,最好是让婴儿多接触室外的新鲜空气,使其自然痊愈更好,不要用通鼻药。   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应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新生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yexs/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