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唐由之治疗眼外肌麻痹经验

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眼病[1]。类似于西医学之眼外肌麻痹。该病发病突然,病因复杂,可以由外伤、炎症、肿瘤、中毒、高血压及糖尿病以及眼外肌肌炎等[2-3]引起,在治疗上较为棘手。

从年2月至今,我有幸跟随导师国医大师唐由之研究员坐诊,发现唐老治疗该病方法独特,效果较好。

现将唐老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补脾祛风法为首

《诸侯源候论·目病诸侯》中云:“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所射,睛不正则偏视。”《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中亦云:“目珠不正……乃风热攻脑,筋络被其牵缩紧急,吊斜目珠子,是以不能运转。”唐老在历代医家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风牵偏视发生迅速,短则数小时就可致病,与风邪的致病特点相一致。但风有内外,外风主见于外感,在眼部表现为目痒、羞明、白睛红赤、黑睛生翳等;内风多源于内虚,和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运化水谷精微乏力,则气血化生不足,脾胃所主眼外肌不能得到充分滋养;一旦被外邪所侵则导致眼外肌营卫不合,导致眼外肌运动失常。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脾虚精血化生不足,不能濡养眼部筋脉,血不荣络,最终导致血虚化风引起眼外肌痉挛、麻痹。脾气虚,是其本,外风侵袭为之标。在治疗上,对于初犯该病的患者应当补气健脾固本,与祛风通络双管齐下,在牵正散(全蝎、蜈蚣、白附子)的基础上加健脾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进行治疗。

2.疏经通络贯始终

麻痹性斜视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人至老年全身机能日渐减退,正如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记载“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问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正气虚,推动无力,则血液瘀滞;脾气虚,运化水湿之力减弱,则痰湿内生,无形之痰留滞经络之间则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酌加祛痰通络药(如:橘络、地龙、白僵蚕)、活血通经药(如:丹参、川芎)、祛湿通络药(如:伸筋草、黄松节、木瓜)以及等,使经络畅达药到病所。病至后期,则酌加浙贝母,昆布、海藻等软坚散结之品,以恢复肌肉功能。

此外,对于有明显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眼外伤等)的患者,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引起该病的患者唐老常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药物;甲状腺亢进引起者加黄连、黄柏、香附、浙贝母。

典型病例

Xx,男,56岁,警察。以“晨起后发现向左看时复视2月。”为主诉,于年3月5日到中医院就诊。门诊查:视力:右,1.0,左:0.8。33cm角膜映光:+,左眼球向外运动受限(如图:1),其余眼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否认有外伤史,大量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亢进等病史。医院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维生素类药物效果不明显。查血糖:5.1mmol/L,头颅MRI(-)。全身症见:头晕,乏力,舌淡,脉沉细。唐老诊查患者后以:补气健脾,祛风化痰,通络。为治则。给予:黄芪、党参、升麻、柴胡、当归、炒白术、全蝎、白僵蚕、射干、白附子,21剂,每日一剂,水煎服。3月26日二诊,患者自觉复视、头晕乏力症状较前好转。上方上方去白附子,加川乌、伸筋草、黄松节,21剂,每日一剂。5月11日三诊,患者复视头晕症状完全消失,33cm角膜映光正位。左眼球向左转动基本到位。

按:该患者已年近六旬,工作性质较为忙碌,从全身看,有乏力头晕,舌淡,脉沉细症状。因此可以认为脾虚引动内风,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日久生湿生痰,痰湿阻络而为病。治疗上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选用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药物,标本兼治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来源丨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etxs/10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