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度数差别大,有害处么认识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这个概念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它的危害可是比较出名的,屈光参差最容易导致斜视和弱视。“屈光参差”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普遍的眼健康:-年全球行动计划》中指出的,严重的屈光参差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残疾病了。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者的划分是以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提出的诊断标准,即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病理性屈光参差。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基本都是病理性屈光参差,它的危害:一是损害双眼单视功能;二是导致单眼弱视及外斜视。

说白了屈光参差就是指两眼的屈光度相差比较多,两眼因光度差别大,看到的物像大小、远近都会有说区别,双眼在脑中成像会有一定区别,双眼差2.50D物像差5%,3.00D物像差8%,双眼图像差别小或者是患者耐受力强,大脑还能接受,双眼图像差别大或者是患者耐受力差,大脑无法把两个图像合二为一。图像合不到一块儿会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情况是出现复视,说白了就是眼前俩图像——互不相融、互相干扰,物像反映到大脑知觉中枢时成为两个印象,不能融合为一,视觉信息紊乱。此外复视是麻痹性斜视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出现复视就要想到两点——有散光或者麻痹性斜视。第二种情况是,为了避免复视的干扰,大脑视觉中枢会主动出手干预,在两眼同时注视时,大脑只接受一眼传来的图象而抑制另一眼,这种感官抑制称为“视觉抑制”。这样做可以避免双眼互相打架,但是时间稍长视力差的那只眼视力就会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废用性斜视”和“抑制性弱视”,这就是“用进废退”的道理。

1.矫正方法

(1)框架眼镜治疗

屈光参差最简单的方法是配戴框架眼镜,儿童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对框架眼镜能较好地接受,可以在试镜时根据需要处方,对6.00D以下的屈光参差应积极行全矫或尽量接近全矫,而不应受不超过2.50D的原则所束缚。对3~7岁未曾治疗的屈光参差儿童进行眼镜矫正,视力大约可提高4行,几乎一半可完全治愈。若4个月后视力仍未提高,就要考虑遮盖治疗或阿托品压抑疗法。

(2)配镜矫正的原则

①12岁以下儿童,应尽早矫正其全部屈光不正,巩固其双眼视力,防止斜视和弱视的出现和发展。②成人有双眼单视的可全部矫正。③有交替视力并伴有视疲劳的青年人可予以全部矫正,若为老年人,无视力疲劳可不予全部矫正。④应同时进行,周密的眼肌平衡检查,凡有隐斜后肌力不平衡者均应酌情给予治疗。⑤角膜接触镜矫正效果优于框架眼镜,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角膜接触镜。

2.遮盖疗法与药物治疗

屈光参差性弱视不止是戴眼镜矫正,还有遮盖治疗、阿托品压抑疗法等。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原理是通过遮盖健眼或较好眼以减缓或消除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增加弱视眼的使用机会,从而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其有效性已得到公认。

3.角膜接触镜

目前矫正双眼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RGP、屈光手术等,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的效果最为明显。由于接触镜戴在角膜表面,因此其物像大小接近于正视眼,并且在眼球转动时不产生棱镜效应,所以它能矫正中高度的屈光参差。有研究发现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者在立体视功能发育的时间和程度上均优于传统的框架眼镜矫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利用接触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不会出现戴框架眼镜时所特有的光学欠缺,特别是远视程度较高眼的全矫,视网膜上模糊的物像变得清晰,异常的视觉刺激转变为正常的视觉刺激,解除弱视眼的形觉剥夺,视觉通路和视觉皮层的功能才能充分发育、恢复正常,为立体视功能发育提供条件。

4.屈光手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了角膜屈光手术,有调查发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均优于应用传统的框架眼镜和接触镜矫正者。目前最常用于屈光参差治疗方面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为PRK,LASIK,LASEK。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屈光参差的作用是通过对一眼或双眼角膜进行切削,减少其屈光度和屈光参差程度,较符合眼的生理状态,使融合功能加强。手术直接作用于角膜,避免了光学像差,提高视力、改善立体视。但是要等到眼球发育完全时也就是18岁以后才可选择屈光手术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etxs/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