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近视越来越低龄化了。
不少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戴上了厚厚的镜片。
不得不说,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眼睛的重视程度,真的太低了。
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是不能被治愈的,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这也意味着,孩子一旦戴上了眼镜,就很难摘下来了。
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曾指出:
学龄前儿童应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看动画片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所以,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真的很重要。
如何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
◆一旦发现,尽早干预
如果发现孩子看电视离得越来越近,喜欢眯着眼睛、歪着头看东西,就要警惕孩子是否可能近视了。
医院检查度数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尽早干预。
此外,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首要排查下一些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的疾病。
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等。
◆重视远视储备
宝宝刚出生时,眼球相对较小,需要慢慢长大。
由于眼球较小,孩子会存在一定的远视度数,即远视储备。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时都会带着度的生理性远视,而后逐渐下降,到12岁左右恢复正常。
有远视储备是一件好事,就算宝宝视力开始变差,也不会立即近视,还有空间慢慢恢复。
所以,家长要定期带孩子检查远视储备情况,一旦发现远视储备过低,及时干预,预防近视。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动画片不应成为家长的看娃工具。
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能少看就少看;对于2~5岁的孩子来说,每天观看时长不应超过1小时。
孩子每次观看动画片时,家长可以运用进行约束:
每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左右,便将目光转向约6米远的地方,眺望至少20分钟。
◆多进行户外运动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院的DonaldMutti教授曾做过一项跟踪调查研究,他发现:
与近视风险密切相关的唯一因素是户外活动的时间。
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如果每周累计时间能超过15小时,效果更好。
近视的预防不该只停留在学龄期。
如今这个时代,学龄前儿童的眼睛保护,也该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