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技术,便是我为解决儿童斜视手术中的难题,而独创并不断优化的一种精细手术方法。对于年幼的斜视患儿,由于他们难以配合手术前的检查,使得斜视度的测定变得困难重重。这意味着医生不仅要在早期进行手术,还要确保手术后的眼位正位率,这无疑加大了手术的难度。更何况,由于患儿的年龄小,手术往往需要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医生在术中无法直接观察和调整眼位,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斜视的再手术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让孩子们承受了再次手术的痛苦,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探索和尝试,最终自创并改良出了“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定量”和“调整”。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我们能够在手术中准确地调整眼外肌的长度和张力,从而达到纠正斜视的目的。同时,缝线的设计也使得医生在术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这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如今,借助“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技术,我们能够将斜视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提升至93%~97%,极大地降低了儿童的再手术率,让孩子们免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也让家长们能够更加放心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