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欲加之罪”了
大家先看一下语境:
就拿本周一我接诊的一个5岁患者来说。经过系统眼科检查,我告诉家长:“你孩子是内斜,左眼是个重度弱视,弱视需要训练,斜视需要手术矫正。”
家长迟疑了几分钟,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发怒),狠狠的戳了几下孩子的头,大喝道:“再叫你天天长在电视上!(大连话,意思是孩子爱看电视,可能离的很近)再叫你天天玩手机!你看看你写字时像不像个大虾米!?(读写姿势不好)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小男孩赶紧把脖子缩紧,背对着我和他母亲,满脸害怕和懊恼。
这位家长是个皮肤黝黑、五大三粗的女人,衣着很普通,两眉间竖起的“川字纹”给我很深的印象,表情相当不轻松(感觉她即使不发火,表情也不轻松)。我赶紧叫住家长,说:“家长,坐下,先消消气。看电视、玩手机和写字姿势不好,这个确实要改。但你孩子眼睛的问题跟这些都没有关系。”与生俱来的慈悲心,我为这个孩子鸣不平——孩子有时很无辜,他们有时会成为家长无名之火的发泄对象。
家长记不起孩子什么时候出现的斜视,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一直没有好好给孩子看过眼睛。孩子至今还没有上幼儿园,是最近发现她孩子眼睛有异常,建议她带孩子找我看看。我对那个摊主有印象,她女儿也是个弱视,是我看好的。
一只眼斜视是属于轻症的?
家长显然对远视、大散光、弱视都没有什么概念。关于斜视,她说“我孩子只有一只眼斜,属于轻的吧?需要手术吗?”
按照这个孩子眼睛问题的重要性次序,我先给她讲了斜视:“你孩子这种斜视叫做共同性非调节性内斜,斜视角15度。99%的斜视都是一只眼斜,另外一只不斜,因为他总要用一只眼看东西。所以不斜的眼叫注视眼,斜的眼叫斜视眼。你孩子左眼是斜视眼,也正是因为这个内斜,左眼的视觉没有发育出来,视力很低,是个弱视。把视力比喻成身高,弱视眼就好比个子没长高,而他的右眼‘个子就长高了’。”
“如果他的斜视是出生半年内出现的,需要2岁内手术,否则日后他的视觉功能很难彻底治好。如果是出生半年后出现的,手术也很紧迫,最好在6岁前手术。否则即使弱视眼的视力提上来了,容易复发不说,视觉功能也很难完善。”
“你孩子眼睛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先天决定的,不是他后天用眼造成的。”孩子听到我说到这里时,开始摇头晃脑,朝着妈妈浮起一丝轻蔑的笑,被他妈一记“怒目瞪眼”给吓回去了。
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必须手术吗?
家长赶紧说不是出生半年内出现的,问我:“什么是视觉功能?”
“具体说就是双眼视功能。我们人类长了两只眼,都朝一个方向,视野是重叠的,它们可以相互协作形成立体视。如果没有立体视,走路就容易摔倒、看立体电影是平的、定位不准、干不了细致的活儿、做不了外科医生,对他的大脑空间思维发育也有影响。对未来考学、找工作也有影响。”
对于手术,家长看来很大为难。说:“大夫,不怕您笑话,我们家条件不太好。这个手术要多少钱?必须做手术吗?”
“是的,手术必须做。大概块钱左右。我建议你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凑齐这个钱,因为你孩子的情况,积极治疗的话,斜视和弱视都能治好,到时跟正常孩子没有任何两样。”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内心也经常充满挣扎,如果必须,我愿意提供帮助。只是医者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贫困疾病对象,一方面确实无法分辨贫困的真伪,国人说谎话水平真的没得说;另一方面,布施泛滥的话,多少钱也不够。医者本人可以清高到不计回报、清贫一生,但医生的家人和孩子怎么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克星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