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变味儿了的市场经济运作之下,社会风气日下,人们都变得特别现实和“物质”,“笑贫不笑娼”,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尤其是在年轻的找对象时,过去几千年民间所鄙视的嫌贫爱富,现在被看作是“金科玉律!”,反之则被视为“傻冒”!“门当户对”、要房要车要存款要有好工作,还要有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综合考量这些“硬件”后,才考虑处对象。
过去,女子婚前发生性行为,是会使整个家族蒙羞的,当事人是会被处死的。形势发展变化,人性也随之大变。与传统观念相悖的是,过去人们看得很重的女子的贞节,现在人们却看得很淡:年轻男女认识几天,便可以同居,西方人叫做“试婚”,无论同居多久——几年十几年,只要对方一句话不对付,说分手就立马分道扬镳,此后便成为路人,没有感情纠结,彼此没有留恋,各自重新开始搜寻下一个同居对象。有些青年男女,如此随意地试婚同居三五番后,仍然难以完成婚姻。一旦找到意中人,双方根本不在乎对方是否与人同居过,大家都觉得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人性的扭曲,感情的淡薄!没有牢固感情基础的婚姻,能否经得起生活和时间的考验,真的是很难说!这,或许就是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吧!
昨晚,我在徐行镇图书馆看到《知音》杂志.16期上刊载的一篇文章,感触良多,一是十分敬重孤儿陈三明的姐姐陈素如、姐夫许唯明的大度与无私;二是万分气愤陈三明的老婆和岳父岳母一家,在陈三明患肝癌大难临头时的行为,真的觉得他们没有人性,似乎连禽兽都不如!
年,陈三明出生在湖北襄樊的贫困山村,他刚出生时,母亲便撒手西去,是十岁的姐姐陈素如接过了母亲的重任,用米汤慢慢喂大了小三明。屋漏偏遇连夜雨,在陈三明三岁时,积劳成疾的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十三岁的姐姐陈素如带着三岁弟弟陈三明,既当爹又当妈,姐弟俩相依为命,在众乡邻的帮助下,万幸的是,学习成绩很好的陈素如并没有失学,她既要务农田、干家务,又要带小弟,上学。忆当年,同样在这个年龄段当孤儿的我,对于陈素如的能干和艰辛,感触特别深,她太不容易了,也真的太能干了!至少,比我强多了!
上天保佑苦命人!年,十八岁的陈素如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的襄樊专区(现在改市,原来是管县的地区)卫生学校,录取为妇产科专业。她为什么放弃上大学而选择离家较近的地区卫校呢?主要是为了照顾小弟方便些。此时,弟弟三明已经八岁,上二年级了,平时,她只好把弟弟托付亲戚和邻居照看。周末,她总是回家给弟弟洗衣服、把弟弟的生活安排好,再急忙赶往学校。为了不让弟弟在生活上吃亏,陈素如在学校里,始终节衣缩食。那时候,国家政策好,正规的大专院校,不但不收学费,而且还给学生发生活费,学校每月给陈素如发二十四块钱、三十斤粮,每月她总是从牙缝里省出一半给弟弟,自己维持最低生活水准。三年后,陈素如以全校最好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医院当妇产科医生。参加工作后,工资待遇比上学期间好一点,她便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中、放在照顾弟弟上。前几年,多次婉拒领导和同事的提亲,其间,她又专门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弟弟转到她所在城市上学,使得弟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大为改善。弟弟初中、高中都是考的重点学校,尤其是在弟弟上高中后,为了保证弟弟的学习成绩好一点,陈素如还省出钱来让弟弟参加数学、英语补课。年,直到弟弟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骨科专业,年已二十八周岁的姐姐才开始考虑个人问题。正巧,同事介绍了在襄樊市某局当公务员的许唯明。他得知陈素如十几年如一日善待自己的弟弟后,特别感动,以为这是一个少见的好女人,于是,展开猛烈追求,不久,陈许二人进入了婚姻殿堂!
再来说说弟弟陈三明,从十八岁到同济上学,到二十九岁拿到同济大学的博士学位,落户上海,医院当骨科医生。上学期间的所有生活费、零杂费,全部是姐姐姐夫无偿提供的。
公元一九九九年,陈三明工作稳定后,年龄也越来越大了,面临成家生子了。可是,长相帅气的博士,由于家境贫寒,在找对象时,屡屡碰壁。后来,同事给介绍了一个仅有年龄相仿,但大专学历的上海姑娘沈丽。上海人,固有的排外情结,在沈丽的父母那里,得到了验证。沈的父母说,“侬光有博士学位有啥用?了不起啊?在阿拉上海,走到大街上,博士一抓一大把!一个“小赤佬”——上海人对外地小伙子称谓——侬要想我们把独生女儿嫁给侬,必须要有房有车!不然休想!”
陈三明的条件,一贫如洗,能够长大,能够上学,全靠姐姐帮扶,现在要在上海买房买车,对他来说,那不是难于登天吗?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姐姐姐夫开口。而姐姐一家,都是工薪阶层,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资助陈三明上学,所花甚多,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存款。考虑到内弟的难处,万般无奈之下,伟大的姐夫许唯明专程到武汉,求自己的父母亲,卖掉武汉的房子,东挪西辏,给小舅子在上海买房买车用。想不到的是,人格高尚的许父许母,竟然同意了儿子儿媳的无理要求,很快,廉价将自己在汉口居住多年的房子卖了,两家人又东凑西借,总算凑齐了近一百万巨款,交给了陈三明。而许唯明的父母,只好到儿子儿媳所住的襄樊,与儿孙五口,挤在并不宽敞的屋子里!像是这样的姐夫、这样的姐夫父母,世上真的找不到第二个了!他们太了不起啊,上苍会保佑他们活一百二十岁!
这边的陈三明,用姐姐姐夫给的钱交了首付,在上海市区买了套九十多平的房子,买了一部小车,年,与沈丽结婚,沈的父母搬到新居,与他们同住,不久,儿子出生了。虽然陈三明在这个家里没有地位,理所当然的“上海小男人”,但是,他工资高,除了还房贷和为姐姐还钱外,五口之家的所有花销,全凭陈三明挣的钱。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苦命的陈三明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至少能够平静地生活下去,尤其是当年买的那套房,升值近十倍,市值近千万,也算得上是有相当固定资产的人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天爷总是给那些苦命人找麻烦!
年,医院上班,突然晕倒,经查,是肝癌晚期。犹如天蹋下来一般,这一变故,差点击垮陈博士!一开始,他并没有敢告诉十分“现实”的妻和岳父岳母,只是给自己的姐姐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不久,沈丽和父母还是知道了他患癌的真相,沈家人不是想方设法救人,而是以最快速度起草了离婚协议书,其主要内容是,儿子归陈三明,价值近一千万的房子归沈丽,至于陈生病的一切花销,与沈家无关。沈丽正在病房逼陈三明签字时,正巧陈医院,见证了这寒心的一幕。此时的陈博士,已经是心灰意冷,无意与沈丽争执,竟然同意了沈家提出的一切条件,艰难地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了。
在陈三明的手术和后续治疗中,全凭姐姐姐夫出钱出力,他们夫妻俩轮流请假,奔波于上海和襄樊之间,其间,陈三明几度轻生,是姐姐姐夫全力相救,才死里逃生。在深懂医疗护理知识的姐姐精心陪护下,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调养,陈三明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出院后,他离开了伤心地上海,随姐姐回到故乡,开始了重新的生活。
上天有时候也是公道的!许唯明、陈素如是世上少有的好人!而陈三明虽然有点窝囊,说到底也是好男人。许陈夫妻的儿子和陈三明的儿子,并没有因为家庭里的变故而荒废学业,这表兄弟俩,先后考入名校武汉大学。“前人强不如后人强”,这是我故去的大哥的名言!许陈两家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将来一定错不了!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的大礼,也是好人有好报的佐证吧!
(我今天写长了,此篇还没写完整,但要饭喂脑袋了,故惜笔!乞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