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04.22
前言
在金陵斜视与儿童眼病儿童眼保健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斜视、弱视及儿童眼病研讨班,来自苏州医院的牛兰俊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共同性斜视与术后复视》的主题演讲,下面是牛兰俊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牛兰俊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苏州医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眼科继续教育负责人
《中华眼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等编委
非常荣幸刘虎主任邀请我参加今天这个会议,从第二届到第十届,我都能荣幸参与。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共同性斜视与术后复视。非共同性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复视,大家都知道,有的复视在下面,有的复视在上面,有的在侧面,都很清楚。这个共同性斜视,往往没有复视,只有急性共同性斜视有复视,别的都没有。可是共同性斜视,只要手术的那些人,人家术前没有复视,术后突然有复视,那家长就不乐意了,并且会影响生活及工作。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大夫要关心。当然大家都很有经验,我今天就与大家复习一下。
01
复视定义及分类
复视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一个目标看成两个目标。
分类
由正常视网膜对应引起的复视,这个是最常见的。还有另一种是异常视网膜对应引起的复视。有时候我们做外斜手术,做完之后,做得很正,通过遮盖去检查,都是正位的,甚至看远看近都做成正位。可是病人复查说看东西看成俩了,你给他详细检查测量之后,确实是有一个复视。测出来的那个那就是他的异常眼,可是过了几天就没有了。所以异常视网膜对应引起的复视,比较少见,也不是特别的巩固。
术前预测方法
如果术前都能预测那该多好啊。这个病人做了之后又复视了,病人告诉你是什么样子的,能耐受吗?给他试验。能耐受就做,不能耐受就不做。那么有些方法,就牵拉试验,三棱镜耐受试验。我也做过,特大的三棱镜放在病人眼前,让病人试,但试出那个结果不是病人术后的真实结果。所以,对术后的预计还是很难的。这就强制我们术前要好好分析,会不会出现复视?出现复视的话会持久顽固吗?影响会不会很大?这种情况就显得很重要。
02
抑制
生理性抑制
我们说复视之间会抑制。共同性斜视,除非急性共同性斜视以外,病人往往没有复视。我也不说那些伴有垂直性斜视的那些人。在双眼状态下,两眼都是注视前方目标,所以这些人都没有复视。斜视眼就处于一个非常重的,或者比较轻抑制的状态。抑制有生理性抑制以及病理性抑制。
病理性抑制
病理性抑制大家都知道。比如说眼睛内斜,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那斜视眼的视力是多少?有的人说大概也是1.0,也有人说大概0.5,0.6,也有人说0.3都不到。实际上,你把手放在斜视眼的眼前,他看不见的,他正中央是看不见的,这就是抑制。这种抑制,如果发生得再早,就是弱视了。你把眼位给矫正了,屈光也矫正了,视力也上来了,这种抑制就很深了,旁中心注视。等你把视力治好了,注视恢复了,双眼视不见得恢复,可能还是抑制。这些病人就是我所说的病理性抑制。
抑制区特点
我们有时候会问,这个抑制有多大?这个面积有多大?共同性斜视的抑制,抑制最深的地方就在黄斑中心凹,那个视力是最好的,也是抑制最深的地方。因为只有它被抑制了,另外一只眼才能比较正常的行使功能。越靠周边抑制得越浅,越靠中央抑制得越深。抑制性暗点的大小与你的检查方式有关系,当我们用同视机检查,我们检查到的抑制,与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检查,检查到的抑制就不一样。因为抑制与复视有关系,所以我们就说一下。
抑制的特点
内斜的度数往往比较稳定,外斜就不是这样。内斜的抑制往往比较深,在鼻侧抑制比较深,因为鼻侧视网膜正对着对侧眼的黄斑,所以就抑制得比较深,颞侧的视网膜就抑制没有那么深。而外斜正好相反,外斜视颞侧视网膜抑制比较深。外斜的抑制比内斜的抑制要浅。
你看,这就是检查的结果。这是用线状镜以及红玻璃夹在一起检查的。左侧的,用一种方法检查它就跨过中线了,用另外一种方法检查它就没有跨过中线,所以这些案例都是相对的。
斜视眼的两个抑制点
有人检查到,斜视眼的暗点有两个,一个是中心窝暗点,另一个是跟斜视眼的黄斑对应的那一部分,黄斑旁的那一眼还有一个暗点。有的人发现两个暗点融合在一起,这又是一种方法检查到的。
半侧视网膜抑制
半侧视网膜抑制,用特殊的方法查到的是半侧,用另外的方法查到就不见得是半侧了。
加拿大一位叫Johoson的人他发现,内斜视的时候,正前方视野全部是抑制。只有颞侧有一个是月牙形,两侧视野不重叠的部分没有抑制,其余的正前方都有抑制。
那么外斜也是这个样子。间歇性外斜,当它注视正前方正位的时候,正前方就是双眼视。当它处在内斜位的时候,它正前方全是复视。抑制是在不断的变化。
03
内斜视术后复视
共同性内斜视术后复视多不多?内斜视术后的复视,过矫引起的复视,和外斜大不一样。内斜过矫引起的复视比较少,比较轻。注视眼输入到中枢的信息,还是占绝大的优势,另外一点就是,它还处于一个半抑制的状态。小度数的过矫,特别是年轻人、小孩,都是可以忍受的。
04
外斜视术后复视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重点,就是这一张。外斜视如果是成人,你给他做复视,你一定要记住,要给他做正位,也许还要过矫一些。你要与病人商量好,我做的可能要过矫一些。为什么?因为你需要看远,提供远的刺激,当然太远就没有双眼视没有立体视了。你要告诉他,要做复视要做过矫,他会非常难受,因为两眼视力都是正常的,但他正前方视力全是复视。这需要一个时间去恢复。
异常视网膜对应性复视
刚才有提到异常视网膜对应引起的复视,我也遇见过。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异常视网膜对应往往是内斜,因为内斜的斜视角比较稳定,有的度数比计较小,外斜往往度数比较大,而且斜视角不稳定。形成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机制,内斜比较容易形成。它是内斜引起的异常视网膜对应引起的复视,不过很少见,文献也说很少见,你不用太担心。这样的复视外斜能看见,它做得特别正位,特别好,病人也挺高兴的,眼位挺好的。但病人说大夫我东西是双的,你检查是完全正位的,就在正位的情况下,他看东西是双的。那我就马上给他测,看他复视像有多远,查出来是异常视网膜对应。我说不碍事,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
有视网膜对应缺如。
双重视网膜对应
还有双重视网膜对应的。只要你做成正位,这些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05
注意手术设计
共同性手术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查得细一点。有些共同性斜视,伴随着垂直斜视,小度数的垂直斜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斜视度不一样。刘虎教授之前也有讲过,它与共同性的内斜外斜不一样,如果做手术容易反复,你做的手术就不会满意。所以查的时候,有人说往前看,往下看,往上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向下方25度注视,向上方25度注视,它两个间的斜视度差多少是B征?差多少是A征?这都是有定义的。大家做检查一定要做得很细,把这些东西都考虑到了,有时候水平有限查不了那么细,那就多查两遍,术前至少得查三遍。还有一个方法,现在用得比较少了,就是调整缝线术,我现在也比较少用。调整缝线术对于十几岁的小孩,第二天能配合的小孩,做一个调整缝线术,它的正位率要高得多,它最后的手术效果也要好得多。这是避免术后复视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大家一定要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好好设计手术,做的时候做规范。不仅要认识病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除了找病人的规律,找病人的特点,还得找到自己的规律。上了手术台找不到自己的规律,是很麻烦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做上手术,你自己都不知道将来能成什么样,那就很麻烦。所以我们做眼肌的,要好好检查,如果自己做得少,多看看别人,多看看教科书,多看看你的上一代,然后自己慢慢做,模仿着做,再自己体会。
精彩文章:
赵堪兴:常规手术无效的限制性内下斜视病例分享
梅颖:CRT设计角膜塑形镜临床选片分析
刘虎:弱视治疗研究新进展(上)
刘虎:弱视治疗研究新进展(下)
刘红:复视的诊断和处理
谢培英:角膜塑形疗效欠佳病例分析
张芳:斜视、弱视的双眼功能训练
年末回顾
眼科会议干货精彩汇总
童资讯赞$_$尤可贵,赏识价更高!感谢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