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近视眼,古人这才叫壕横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于是去逛了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博物馆

眼科博物馆

看到古代人对于治眼睛这事

我只能用一句话形容

不是豪横,而是有多壕,就有多狠

不信?走今天就带大家开开眼界

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太壕横了

古代人也会患眼疾

近视老花白内障之类的

跟现代人一样跑不掉

那么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当然是戴眼镜呀

你没看错,古人也有眼镜

明代仇英(—)所作《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局部)中戴眼镜的人,是古代最早的戴眼镜题材图像之一。

中国古代的眼镜叫「叆叇」

南宋(~)时期,就有著作记载:

有“叆叇,老人不辨細书,以此掩目則明”

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

也有这样的

曾有汉墓出土过

一件扁圆柱形雕花金圈

内镶嵌水晶凸透镜片

大约能放大5倍

制作时间约为公元67年之前

还有这样的

古人制作眼镜

主要用来增进视力辅助看书

因此眼镜有时也称为“读书石”、“单照”、“眼环”等

后来发展出了这样的

跟现代眼镜已经很接近了

那为啥我们现在很少看到古人戴眼镜呢?

答案是,太TM贵了

古时眼镜的镜片多以水晶制成

而镜框多用金属及玳瑁制作

整个一稀罕物啊

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唐代诗人沈佺期

在诗歌《独不见》中就写了: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玳瑁是什么?在古代

就是华贵、祥瑞的象征

眼镜在清代成为普遍流行的物品

但寻常人家依然买不起

清代的叶梦珠在《阅世编》中

记述了当时眼镜价格:

……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

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

上图是清末民国初期的一副眼镜

弱视遮盖治疗眼镜,单眼磨砂玻璃

材质:18K金边眼镜框、金丝镜腿

上图是一副

K金手持双片眼镜(年)

年英国派往中国的马嘎尔尼使团中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穿便装的官员”,就戴着眼镜。

能靠眼镜解决的事

那都不算事,顶多土豪点呗

可要眼睛病了

眼镜解决不了呢?

古人怎么治眼睛

太可怕了

古人怎么治眼睛?

看完众多资料之后

我得到了两个信息点

要么靠神学

要么靠科学

年版画耶稣使盲人复明

请神治眼

应该是最轻松的啦

虽然这种听天由命的事

一看就感觉不怎么靠谱

但毕竟无毒无痛苦,还没有副作用

要是神帮不了忙

那就只能先上点眼药水了

缓解一下了

宋代:眼药酸图页(临摹作品)

但如果这些都没用

那就对不住了

只能来点狠的啦

文艺复兴时期

一名德国医生绘制了眼科疾病

在当时的手术方式

上图是一名

等待做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

全身被牢牢绑在椅子上

以防止患者移动

在麻醉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

手术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上图是一名斜视患者的特写

他戴着一个有孔的眼罩

如果要看东西

就得强迫自己的眼睛移向正确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纠正斜视了?

……

上面左图是白内障手术器械:

拨障针和华丽的手柄

右图为手术过程的示意图

简直看得人瑟瑟发抖

感觉跟酷刑没什么两样

那有没有不那么可怕的手术呢?

当然有啊

等时间发展到现代

眼睛手术安全不说

也没多少痛苦

只能说看到古人治眼睛

我很庆幸生活在现代!

比如作为近视矫正领域的引领者

普瑞眼科

实现在准分子激光

半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

千频Smart全激光

以及ICL晶体植入

全球主流术式全覆盖

可以帮人轻松摘掉近视眼镜

而且手术后很快就可以用眼

活动详情可以加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etxs/5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