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患儿都需要做弱视训练吗

弱视训练是弱视治疗的一种手段,先来一小调查:下面来看一个临床案例。一、临床案例男,5岁,一年前曾诊断“近视性弱视”,每天做精细弱视训练3h。家长发现视力下降近视增加快速,2月前才验配眼镜,视力又下降。原镜测光:OD-2.75DS-3.00DC×75(0.4)OS-0.50DS-3.00DC×80(0.4)睫状肌麻痹验光OD-3.00DS-3.00DC×70(0.6)OS-.00DS-3.25DC×80(0.8)复光主观验光OD-3.00DS-3.00DC×70(0.6)OS-.00DS-3.25DC×80(0.8)双眼角膜地形图如图。其余检查无特殊。图双眼角膜地形图二、案例分析和处理本案临床特点是:患者5岁,屈光检查散光较大,角膜地形图检查表现为角膜散光大,但角膜散光形态对称,无病理性改变,视力矫正不好是散光造成,框架镜矫正后,视力可以提高到0.6、0.8,按5岁儿童正常矫正视力下限(0.6)为标准没有达到弱视诊断标准。和家长沟通尝试做一RGP试戴,了解戴RGP后的视力矫正情况。试戴RGP后,戴镜验光矫正视力OD0.8,OS0.8。至此可认为矫正视力不佳的原因是散光大,而框架镜矫正的视觉质量欠佳造成,“弱视”诊断可以去除。由于前期被诊断“弱视”,患儿做了大量高强度的近距精细视觉训练。高强度近距工作会促进近视进展,这才是造成近视快速进展的主要原因。本案患儿5岁,等效球镜度已经-4.50D近视,可以预见到以后一定是高度近视甚至病理性近视,其产生的并发症会对眼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的治疗重点不应该是弱视,而是近视控制。最后,我们建议患儿配戴RGP(建议多焦RGP控制近视进展),停止近距弱视训练,3个月复诊就好,但家长表示患儿难配合还是选择框架镜。三、小结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指因为屈光不正造成的难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像而造成的弱视。对于近视来说,虽然看远距离是不清晰的,但是看近距却是清晰的。——所以诊断“近视性弱视”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本案患者近视程度并不会出现看近距离也模糊的情况,如果有影响也是因为散光造成的模糊而不是近视,所以如果当时矫正视力不佳的话也只能诊断为“子午线性弱视(散光性弱视)”而不是“近视性弱视”,其重点在屈光矫正,而不是弱视训练。框架镜对散光的矫正视觉质量不如RGP,会出现矫正视力不佳的假象,遇到高散光的“弱视”患儿,我们可以做一下RGP的配戴,戴镜验光视力很可能会提高。这种情况下可以把RGP的验配作为一种诊断手段。(要沟通了让低龄弱视儿童的家长接受戴RGP可是一大挑战呢。)弱视训练一般都是以精细画面刺激为主,而且是在近距离做的。多数屈光不正性弱视是远视性的,并不怕因为高强度近距用眼行为造成的“近视化”,但对于近视患者来说,做近距的弱视训练那就是“雪上加霜”,会进一步促进近视进展。有人问,那这种情况在远距离处做弱视训练可否?——当然可以,但远距离看的目标没有精细的视标(因为精细视标看不见看不清楚),那就是日常生活的场景,这样的训练就是日常生活用眼,那也不用特别训练,戴镜充分屈光矫正即可。所以,“近视性弱视”屈光矫正就好,不要做“弱视训练”!

还可以查前文——弱视训练有多少作用?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

欢迎阅读我们出版视光学书籍从年7月至今,我和唐志萍医师出版了6本视光学专业书籍,都适合视光学一线工作者。希望对视光同行有帮助《视光医生门诊笔记第二辑》对视光门诊工作中总结的日常临床工作经验笔记,适合一线视光从业人员、眼镜店验光师,是《视光医生门诊笔记》一书的延续,全新内容无重复。彩色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月出版,定价39元实用的视光师宝典;入门型的、实践型的专业参考书;按日常患者接诊、检查、处置流程顺序为主线的口袋工具书。全彩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月出版,定价39元对视光门诊工作中总结的日常临床工作经验笔记,适合一线视光从业人员、眼镜店验光师。黑白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月出版,定价48元RGP、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入门教程,内容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CRT塑形镜验配和散光塑形镜验配的方法和相关案例,适合硬性接触镜的初学者。彩色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月出版,定价98元RGP、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入门教程,第一版,适合硬性接触镜的初学者。黑白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月出版,定价39元RGP、角膜塑形镜验配临床案例,包括各类复杂的、失败的、成功的案例,是已经开始做硬性接触镜验配的读者的“他山之石”。彩色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7月出版,定价99元有问题向我咨询?请使用“在行一点”docmeiying

坚持原创不易,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etxs/6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