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到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眼睛健康容易发生问题的阶段。孩子的视力问题永远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斜视是目前儿童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孩子眼睛问题并进行干预。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偏斜,可伴有视力差、头痛、眼酸胀、恶心呕吐、看物体出现重影等。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应协调一致,双眼可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根据眼位偏斜方向,可分为:
水平斜视:内斜视、外斜视。
垂直斜视:上斜视、下斜视。
根据融合状态,可分为:
隐斜视:双眼的眼位有偏斜的倾向,但能被大脑控制正位。
显斜视:指眼睛的视轴有明显偏斜,不能被大脑控制。显斜视又可分为恒定性斜视和间歇性斜视。间歇性斜视是指患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控制力,短暂地矫正视线偏斜。
根据斜视发生的年龄段,可分为:
先天性斜视:指出生后或出生早期发生的斜视,可能与出生时存在的缺陷有关,比如先天神经肌肉发育不良,也可能是父母或家族中有人患有斜视。
后天性斜视:指出生6个月或1岁后发生的斜视,这时视觉功能已经开始发育,因用眼不当、后天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
孩子斜视有哪些危害?
1、影响视功能发育:
容易造成孩子弱视,由于两眼不能同时看一个物体,大脑会下意识的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另一只不常用的眼睛就很容易变成弱视。
斜视的患者,如果不能两个眼同时看东西,那他就没有感觉远近的能力,也就是没有立体视。缺乏立体视在生活中会造成很多影响,比如打乒乓球接不住球或是看3D电影没有立体感。
2、影响患儿外观容貌以及身心健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一个人,首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