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同性恋妇女欲收养中国孤儿遭拒绝引发热

白癜风怎么诊断治疗症狀最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05706.html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位名叫梅利莎·卡斯特罗·怀亚特的同性恋妇女的文章,她在文章中讲述了想收养一位患重度畸形足的中国孤儿,却因违反中国的相关规定未能如愿的故事。据受中国政府委托,负责涉外收养具体事务的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的官方网站介绍,该中心不为同性恋者寻找收养对象,因为同性恋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违反了《收养法》的原则,所以外国同性恋者不能在华收养子女。

中国收养中心对同性恋者在中国收养子女的规定。(资料图片)

在同性相恋越来越被主流社会认知和接纳的今天,中美两国在同性恋家庭领养儿童的问题上现状如何?

看过大热美剧《摩登家庭》的人都知道,剧中这家小儿子和他的同性恋伴侣收养了一个越南裔小女孩。剧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情节:他们的这种家庭组合,在给孩子选幼儿园时大享优势,美国的幼儿园为了显示自己文化上的包容性,通常会优先考虑录取来自LGBT(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家庭的孩子。最终他们在面试一家心仪的幼儿园时,败给了另一对女同性恋家庭,原因是对方不仅是收养了黑人孩子的同性恋,其中一位还是残疾人。

这虽是喜剧内容也许并不是真实事件,但是这也体现了当今美国社会的一个现象:对同性恋伴侣收养孩子表现包容是一种政治正确。

国际同性恋者协会(ILGA)关于同性恋者收养儿童的地图截图。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14个国家法律允许同性恋人群收养儿童。也有一些国家是部分地区的法律允许收养。比如美国,包括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内,有12个州的法律承认同性恋人群收养儿童。不过,在大多数国家,这种情况是被禁止的,其中就包括中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7日刊登了已婚的同性恋妇女梅利莎·卡斯特罗·怀亚特撰写的文章,文章题为《美国同性恋收养中国畸形足孤儿受阻》。梅利莎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文章写道:

几个月前,在中国中部农村地区的某个地方,肯定有一颗星星的运行轨迹略微发生了改变。

一出生就被抛弃的4岁儿童小胡(音)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他即将到达从统计学上来说比较难被收养的年龄之际,一个国际组织为他和另外28名特殊需求孤儿提供了去美国度过三周圣诞假期的机会。

此行的目的是,他们有可能得到一个永远的家。

这听上去也许像是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目标,但通过这个项目来美国的孤儿中有80%最终被美国家庭收养。

手握一线机会的小胡只需在美国的土地上碰到合适的人。然而,就在他的行程即将结束之际,这个长着酒窝的小孩还是没能找到一个家。

小胡的寄宿家庭母亲朱莉·G(出于个人隐私的原因,我们没有使用朱莉的姓氏)自封为他的推荐人。在宝贵的三周时间里,朱莉忙着带他去看医生,试图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使潜在的收养家庭相信,小胡显而易见的“特殊需求”——头围较小、轻度斜视和重度畸形足——根本不成问题,而并非无可救药。

在距离他登上飞机经由芝加哥回国还剩72小时之际,又有两颗星星的运行轨迹出现了交集,不过这一次是在夏洛茨维尔的一个泳池上空。朱莉称之为家乡的夏洛茨维尔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拥有4万人口的大学城。

“踢,小胡,踢!”她催促道。朱莉希望这个筋疲力尽的小男孩在室内水疗泳池的温水中伸展他那又短又紧的小腿肌肉。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他的。透过满是雾气的游泳镜,我碰巧注意到一只熟悉的弯曲的右脚正在打水。

“他是畸形足?”我结结巴巴地问道。

“是的。”

“我的孩子也是畸形足,”我说。“呃,他生下来就是。他的腿打了几个月石膏,但现在只要晚上戴支架就行了。”

我的儿子刚一岁。多亏了我医院,他已经能够自己不靠墙壁站立,而且试图鼓起勇气用他恢复正常的双脚迈出第一步。

只能用脚踝一瘸一拐走路的小胡立刻跳向了我,勾住了我的脖子。虽然他不会说英语,但我却觉得我们之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我温暖的怀抱和池水的浮力中,他自由自在地翻滚、欢笑和打水。

朱莉告诉了我那个收养项目和他的此次行程。

“他找到收养家庭了吗?”我问。

“很遗憾,没有,”她说。

就这样,在距离小胡的孤儿院大约英里的泳池里,机会和缘分似乎将我的命运带到了我的面前。我想,没错,他有特殊需求,但我正是那个能满足这些需求的人。

或者说我本可以成为那个人,如果他的祖国没有异议的话。

“我认为我不能收养他,”我一边拉着小胡在水里游来游去,一边悄悄告诉朱莉。“我其实和一名女性结了婚,而中国不允许同性恋收养儿童。”

中国政府偶尔会为了特殊需求儿童网开一面。所以,当小胡和他的寄宿家庭母亲乘飞机回国时,我发短信问朱莉,对于一对在应对小胡这种特殊情况方面有经验的同性恋夫妻,中国有关方面有没有可能破一次例。

朱莉把收养机构的回复发给了我。她说:“不可能。真希望我不必说这样的话。这是他们不会考虑的事情。”

按照怀亚特的说法,据受中国政府委托,负责涉外收养具体事务的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的官方网站介绍,该中心不为同性恋者寻找收养对象,因为同性恋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违反了《收养法》的原则,所以外国同性恋者不能在华收养子女。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中国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并没有明文禁止同性恋收养儿童。该法第六条对收养人的条件做了如下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第七条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九条规定为:“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也就是说,外国人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理论上是可以收养中国儿童的。而近年来,美国人也确实很热衷于去中国领养孩子。据年美国国务院的一份相关报告称,年美国人跨国收养首选中国,只不过随着中国政府鼓励境内收养,这一数字正逐步下降。报告显示,美国人共从99个国家领养儿童人。其中人来自中国,占比32%。

既然没有在法律中明文规定不允许同性恋收养儿童,那么阻力就是来自于社会文化上的不认同。中国虽然也有历史悠久的同性恋文化,描述同性恋现象的成语如断袖之宠、分桃之爱、龙阳之好十分之多。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帝王或者文人都有同性恋的背景。虽然同性恋在中国并不非法,但是中国主流社会始终没有承认这种“亚文化”,同性恋婚姻也至今不被法律认可。

在年之前,中国都将同性恋列为一种精神疾病。直到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虽然如今中国的同性恋群体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现象始终被视为禁忌。

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年曾刊文称:从中国医学上讲,《中国精神病分类和诊断标准》规定同性恋属于性指向障碍,归于性心理障碍类的精神疾病。从中国的传统道德和民情风俗上讲,同性恋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被社会所认同。同时中国收养中心不为同性恋者寻找收养对象。另外根据《收养法》关于收养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外国同性恋者不能在华收养子女。

而美国作为一个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同性恋文化也是走过了很长一段黑暗充满歧视和暴力的平权之路的。虽然目前美国的大多数州并不承认同性恋婚姻,更不用提允许同性恋人群领域孤儿,但是目前美国民众的看法正在转变。

年3月7日,美国华盛顿最高法院取消了一项之前被阿拉巴马州法院否定的女同性恋收养儿童的判决。

根据美国一个叫PwRsarch的研究中心在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52%的民众支持同性恋应该被允许收养子女。这一调查在年显示只有38%的支持率,而年支持率上升到46%,而到了年,首次支持人数超半。

即使美国对同性恋收养孤儿的现象更加包容,但是仍然有更大的声音认为,同性恋人群领养孤儿会对儿童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支撑这种观点的理由有:

同性恋家庭的儿童可能会遭受更多嘲笑,从而会造成严重心理伤害;被收养的儿童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可能会后天被培养成同性恋。这种担心在美剧《摩登家庭》中也有体现。被两个爸爸收养的越南裔小女儿认为因为爸爸们是同性恋,所以自己肯定也是同性恋。

但是这两种观点都没哟得到数据支撑。更多分析认为,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同性恋家庭的儿童不会有这方面的“先天不足”。

中国网民对于这件事大多也持包容状态,认为出发点是想保护儿童。但是实施上不能一刀切。很多网民认为,这些孤儿能有更好的归宿,才应该是审核的重点。

中国网民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wxsss/6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