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自测
科普系列第20讲
眼睛辨病(一)
目为肝之窍
眼睛和五脏的关系(五轮学说):
即目内、外眦属心,为血轮;
白睛即白眼球属肺,为气轮;
黑睛即黑眼球属肝,为风轮;
瞳孔属肾,为水轮;
眼胞即眼睑属脾。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
----《灵枢·大惑论》
另外,眼睛与经络亦有关系。
所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
现代医学通过细致的观察,也得出眼睛的病理变化除与其本身有关外,也能反映出全身其他疾病。下面就眼睛出现的一些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分而叙之。
一 眼睑
眼睑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上下眼皮,是由皮肤肌肉以及衬在其内表面的结膜组成,是一道防御外物侵犯的屏障,它的正常开合保证人们的正常观物以及休息。
它的不正常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眼睑内翻 多是由于瘢痕形成而使睑缘向内翻转,最常见的疾病为砂眼,青少年尤其应注意。除了注意眼部卫生防止其形成外,如已患砂眼,则应积极治疗,如任其发展,不但影响视力,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
(2)上眼睑下垂 双侧上眼睑同时下垂无法自主上翻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而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以及外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所致。
(3)眼睑闭合障碍 即指眼睑不能正常地进行开闭活动,分双侧和单侧闭合障碍。单侧见于面神经麻痹,双侧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4)眼睑水肿 眼睑的组织结构疏松,许多轻微或细小的水肿往往最早出现于眼睑部位。尤其在早晨刚起床时最为明显。常见病有肾炎、肝炎、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血管神经水肿等。另外,如睡眠不好,也可出现晨起后眼睑水肿,适当休息后,即可消失。
(5)结膜苍白 结膜即为眼睑的内表面,用手轻轻上翻或下翻后便可以观察。正常人结膜应是微微发红,如颜色苍白,则多由贫血引起。
(6)结膜充血 结膜布满血丝的现象称为结膜充血。可见于结膜炎以及过度使用眼睛所致。另外,还见于一些眼部传染病如红眼病,同时伴有发痒,易流泪。
(7)眼睑黄斑 多发现在双眼内侧的上眼皮上,附生着一块黄色斑块,这是由于机体内血脂代谢紊乱所致,这种人多有高脂血症,易患冠心病,并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8)眼睑发黑 偶然出现的眼圈周围发暗,发黑,多由于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这提醒你应注意休息。如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则是病态的表现。与内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心血管病等有关。
中医学对于眼睑病变有如下阐述,
如眼睑红赤湿烂,是脾蕴湿热;
眼圈晦暗,多属肾虚,或疲劳过度;
若青紫成片,多为眶内出血。
二 眼球
眼球的观察,主要需注意其外形和运动两方面。正常人眼球形态大小相同,曲度适中,活动灵活。
眼球异常主要有下列几种:
(1)眼球突出 类似金鱼的眼睛一般,有单侧突出和双侧突出的区别。
单侧突出者多是由于颅内有占位性病变,由内向外压迫眼球所致,也可由局部炎症引起。
双侧眼球突出者最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时,除眼球明显突出外还有一些特征性变化。
如眼球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之相应下垂,而在正常人这一动作应是很协调的;用手由远而近移向眼球时,双眼不能适度内聚;向上看时,没有额纹出现等。
除甲亢外,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也会造成双眼突出。
中医学对于眼球突出也有一些论述,
如目睛突起而兼有喘息,是肺胀;
眼突而兼颈肿,为瘿肿等。
(2)眼球凹陷
眼球凹陷如为双侧同时下陷,最常见于一些严重脱水病人,因连续呕吐,腹泻导致机体失水过多,或不能饮食造成水液摄入不足等。
如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眼球凹陷多表病情极为危重。
中医认为,眼窝下陷,多为津伤液脱;眼窝深陷于内,目不视人,多属五脏六腑精气衰败,病情危重,预后不祥。
Horner综合征是以患侧眼球内陷、瞳孔缩小、上睑下垂、血管扩张及面颈部无汗为特征的一组交感神经麻痹症候群。
1、眼部症状瞳孔缩小,上睑下垂、下睑轻度上提而睑裂变小,眼窝平滑肌失神经支配而眼球内陷。
2、血管扩张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耳廓红润,鼻黏膜充血、鼻塞,皮温升高等。
3、汗闭面颈部皮肤干燥无汗。
4、其他症状泪液分泌增多或减少,病程长者可有半面萎缩或舌肌萎缩。
(3)眼球运动异常
眼球的运动异常主要有:
斜视 可由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麻痹引起,引起神经麻痹的疾病主要为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以及一些脑血管病变。如病人突然不醒人事,且两侧眼球向左或向右固定不动,多为突发性脑出血所致。
自发性左右快速往返运动 即不受人为控制的一种异常运动方式,可见于耳原性眩晕以及小脑疾患等。
(4)眼球发硬 正常眼球有适度的弹性,如眼球变得很硬,弹性差,往往通过手压感觉到,这种情况多见于眼压升高,青光眼。
自然道中医诊所
携手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
开办的
中医艾灸推拿培训班
一月一期
教授“艾”知识
传播“艾”文化
加强个人保健意识
提升身体体质
我们欢迎
重视健康
爱好养生
喜欢学习的你
和我们一起
进行一场寻“艾”之旅!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