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路视光问题集第42期问题解答

欢迎把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给我们

我们会甄选其中对学员有价值的问题

每周四发布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借鉴

QA1

我们在查视功能水平隐斜是放到了12BI.6BU孩子看到的还是没有分开的,这时我们要加大12BI还是6BU?

通常加大6?BU。

使用vonGraefe法检查水平隐斜时,我们一般在右眼前加6?BU,作为“分离镜”,为的是打破融像,使被检者左右眼各看到一个视标。左眼前加12?BI,作为“测量镜”,用于检测被检者的水平隐斜量。通常患者的垂直融像范围不足以克服6?的垂直棱镜,会使得视标上下分离。但如果患者垂直融像较大或存在垂直隐斜,可能在加6△BU后仍无法达到分视的效果。因此建议增加垂直棱镜。另外建议帮患者进行垂直眼位的检查。

QA2

1.为什么有的小孩戴完角塑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曲率值裸眼还可以看到1.0,比如43曲率,-3.00理想应该是40差不多,电脑验光或者角膜地形图显示为41电脑打出来有-1.00左右,裸眼还是可以看到1.0?

2.间歇性外斜视的小孩如果戴角塑会对眼位有影响吗?因为从早上到晚上所需的调节是不一样的,集合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会不会增大间外的频率?1、首先1.0不是标准的视力,每个孩子的最佳视力不一样,例如一个孩子的最佳视力是1.5,哪怕没有压到理想的曲率值,他有可能看到1.0,所以我们不应用1.0作为统一的标准。

2、对于有视功能问题的孩子戴角膜塑形镜,建议结合视觉训练。有间外的孩子也是可以戴角塑,应配合视觉训练。

QA3

请教老师:这位患者做完内斜视手术,医生说:让孩子尽快做训练,越早越好,孩子调节功能基本正常,重点训练散开还是需要怎么训练呢?这样的情况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训练?需要训练多久?后期巩固多长时间?谢谢!

1.首先,针对训练内容来说,由于患者术后为正位,因此建议正、负融像均进行训练,并结合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及每次的复查来调整正、负融像的训练比例;另外,虽然孩子的调节功能是正常的,但由于调节、集合会互相影响,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加入调节的训练;

2.一般在术后情况稳定就可以开始训练,由于斜视术后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恢复双眼视,因此具体的训练周期会因人而异,可以结合检查的体征以及患者自身的症状来判断具体的训练结束点;

3.训练完成后,一般需要2年的巩固阶段,在这段时间里,3个月内要进行家庭训练,频率为每周2~3次。另外,3个月、6个月、9个月和2年分别要进行复查,一旦发现训练效果回退,就需要再重新加入家庭训练或者是训练室训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报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wxsss/9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