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ldquo奥rdquo会疑难病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401/6140851.html

一例胆胰管扩张病变

病例讲者:纪璘

南京医科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一、病史

患者女,68岁,主诉“上腹痛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突发剑突下疼痛,向背部放射痛,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

既往史:年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后行胆囊切除术;年再次发作“急性胰腺炎”,当时腹部CT、MRCP提示胆、胰管扩张。10年前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史。

家族史:无。

体格检查:神志清,巩膜无黄染,腹软,中上腹压痛,肝肾区无叩痛。

二、急诊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7.85×/L,Hbg/L↓,PLT×/L。

CRP:45.4mg/L↑。

血清淀粉酶:U/L↑。

肝肾功能:正常范围内。

上腹部CT平扫:肝脏低密度影,胆囊胆汁密度增高,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胰头形态饱满,左肾低密度影,胃壁局部增厚,十二指肠见囊状气体密度,憩室可能。

三、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6.83×/L,RBC3.58×/L,Hbg/L↓,PLT×/L。

CRP:14.4mg/L。

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肿瘤四项:AFP1.71ng/mL,CEA0.71ng/mL,CA.30U/mL,CA19-.00U/mL。

粪便检查:黄色、糊状、隐血弱阳性。

四、入院后影像学及病理检查

1.上腹部增强CT:

十二指肠降部占位,与胰腺分界不清,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考虑恶性可能,胰头形态饱满,胰头密度欠均,肝脏和左肾囊肿,胃壁局部增厚,十二指肠见囊状气体密度,憩室可能

2.上腹部MRCP:

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伴以上胆系、胰管扩张,建议CT或MR增强扫描,胰头信号欠均匀,肝、左肾囊肿

(1)该患者急性胰腺炎诊断明确,但同时伴胆、胰管扩张,CT、MRCP可见十二指肠乳头体积增大,是否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壶腹部占位?

(2)MRCP可见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肠壁外汇合,是否存在胆、胰管汇流异常?

(3)根据MRCP上胆管、胰管走形,是否存在胰腺分裂?

3.根据以上情况,进一步行EUS: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胃体扫查,沿腹腔肠系膜上动脉向下走形可见扩张胰管,胰头部胰管扩张,继续向下推进,胆管、胰管汇合处可见低回声病变,病变累及胆总管、胰管;

十二指肠球部扫查,顺着十二指肠往下不能扫查到胆管、胰管汇合区,另外发现一个固有肌层起源的低回声病变,考虑间质瘤可能;

十二指肠降部扫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累及胰管、胆总管,胰管、胆管扩张;

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表现与CT及超声不一致,CT及MRCP下肿块向腔外生长,但内镜下看到的是类似于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表现

4.活组织检查病理:

“十二指肠乳头”黏膜急慢性炎,局部腺体轻-中度异型增生

患者主动要求出院,拟近期外科手术。

讨论

(1)该患者诊断壶腹部占位,病变的起源是什么?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生长侵犯胆管、胰管?或者是胰腺、胆总管肿瘤向十二指肠侵犯?

(2)不明原因的胰腺炎、胆胰管扩张,是否常规行EUS?

(3)对壶腹部病变,超声探查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显示病变?EUS能否判断其起源?

(4)该类患者后续如何处理?是否需行ERCP、EUS-FNA?

张轶群教授

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

①超声斜视镜与十二指肠侧视镜相比,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结构不清晰,存在活检偏差,且该患者活检较表浅,无法进一步判断,可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对病变重新活检。

②因壶腹部解剖结构特殊,较难取到满意的病理活检标本,所以临床上壶腹部病变评估以影像学诊断及超声内镜为主,根据该病例整体判断,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占位,且累及胆管、胰管,胆、胰管有扩张,后续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更适合。

③该患者肝功能、肿瘤指标正常,无黄疸,无引流指证,胆总管扩张明显,压力较高,穿刺风险大,容易造成胆漏,不建议行EUS-FNA。

吕瑛教授

南京大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①该壶腹部病变在临床属于较疑难的问题,有无浸润性生长无法判断。因活检病理结果为轻-中度异性增生,是否行外科手术较难抉择。超声内镜斜视镜显示病灶效果不佳,建议行NBI+放大内镜进一步观察病灶,取活检。

②该患者胆胰管扩张明显,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有病灶胆管、胰管浸润性生长可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

占强教授

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

①该患者既往多次发作胰腺炎,根据病史,17年即有胆、胰管扩张,与现在比差别不大,且当时怀疑有胆胰管合流异常,但资料不全。推测该患者的病灶17年即存在,3年内缓慢进展,本次就诊观察到的大体形态为在十二指肠内侧向生长,假如再次活检,推测病理结果与之前差别不大。该患者如果能行ERCP、SpyGlass或FNA等检查,活检或穿刺乳头内部低回声病变,病理结果有可能会升级。

②该病变十二指肠乳头扁平,接近正常,无明显隆起、表面质脆等表现;且超声内镜下有明确的胆总管、胰管累及,但无胰腺实质浸润。因此,总结目前该病灶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侧向生长,向乳头内生长,累及胆管、胰管,无实质浸润。

另外补充一点,该患者病理免疫组化为肠型,那么该肿瘤起源是什么?是从乳头里面的被覆上皮向十二指肠、胆管、胰管生长,还是从十二指肠向乳头、胆管、胰管生长?

③该患者病灶已向胆胰管蔓延,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王雷教授

南京大医院消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

①该患者胆、胰管均扩张,影像学检查考虑壶腹部占位,但内镜下表现与影像学不一致,属于特殊病例。临床上十二指肠病变有乳头腺瘤和非乳头腺瘤,非乳头的十二指肠侧向生长腺瘤较常见。该病变诊断考虑为累及到十二指肠乳头的十二指肠来源的腺瘤,同时病灶累及乳头及胆管,从超声看胰管内未见明显病灶生长,但有局部压迫。腺瘤癌变的过程较漫长,该病灶生长缓慢,肝功能目前无异常。若是来源于壶腹部肿瘤,且引起明显的胆、胰管扩张,其肝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前面占强教授提及其病理免疫组化为肠型。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我院病理科利用黏液染色发现,肠型提示来源于十二指肠可能性大,胃型提示来源于胆胰管可能性大。该病例结合其内镜形态、病理,考虑十二指肠腺瘤累及乳头及胆管。

②对于治疗,因其不具备内镜切除指征,再进一步内镜检查意义不大。建议外科手术。如果患者无法外科手术,对于仅累及乳头开口的病灶,可以内镜切除乳头周围病灶,胆管内病灶进行射频消融。但后续会面临复发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wxsss/9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