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容易出现哪些视力问题如何及早发现异常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视力很重要,如果宝宝的眼睛出了问题,不仅会给他们的余生带来困扰,还会让父母非常担心。

因此,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下,宝宝出生后到学龄前这一阶段到底有哪些影响视力健康的疾病,以及该如何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源自网络)

0~6岁儿童常见眼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出生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必须通过筛查,才能及时发现。只有及时干预,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若发现较晚、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期可致盲。

对于出生体重g的低体重儿和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出生时的孕周+出生后的周数)做首次眼底筛查,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和复查时间。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到有筛查能力的医疗机构检查。

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

白内障是指眼部晶状体混浊。有的晶状体混浊部位比较靠前,或者整个晶状体都混浊,家长就会发现瞳孔区发白;如果混浊部位在晶状体后部,瞳孔区就不会出现发白,这种混浊就需要用专业的红光反射来筛查。

单眼的严重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

(图片源自网络)

先天性上睑下垂

患病率约1.8%o。先天性上睑下垂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出现单眼或双眼上眼睑不能上抬或上抬不足,上眼睑部分或完全遮盖瞳孔。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孩子,一般睁眼比较晚,在出生后几天或者几周都不能睁大眼睛。中重度上睑下垂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时间,一般3岁之后手术为宜。严重的单侧上睑下垂或者双侧,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就医。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指外界远处的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的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

远视是指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后;

近视则是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前;

散光是指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焦点上;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比如双眼的远视度数相差度或散光度数相差度,度数较高的眼就容易形成弱视。

(图片源自网络)

屈光不正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家长一般对近视比较重视,但是对于6岁以内的儿童来说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也同样应该重视,因正视眼为后三种眼病很容易形成弱视,需要及时矫治。儿童屈光不正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容易发现,但确诊需要进行散瞳验光。

儿童屈光不正常用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眼镜,儿童配镜需要医学验光,综合屈光度、有无斜视及眼部其他健康状况最后确定眼镜度数。

弱视

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期内单眼斜视、严重远视、近视和散光、双眼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或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引起的视力发育障碍,导致单眼或双眼最佳戴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弱视患病率约1%~5%。根据普查结果确定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

弱视大部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因此弱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是单眼斜视引起的弱视比较容易发现,但是远视、散光或者屈光参差等引起的弱视因为无特殊的异常表现常常被忽视,需要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才能发现。

(图片源自网络)

斜视

斜视是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斜视是与视觉发育、眼部解剖、双眼视觉功能和眼球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

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立体视不同程度的丧失,影响成人后职业的选择。

斜视患病率约3%。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其中出生后6个月内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约为1%—2%,人群中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为0.1%。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需要及早治疗。

斜视的治疗方法有配戴眼镜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斜视类型而定,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图片源自网络)

家长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1、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可疑为结膜炎或新生儿泪囊炎。

2、若发现宝宝瞳孔区发白应当引起高度警示,提示可疑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底疾病,一定要尽早去眼科检查。

3、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提示可疑视力异常或眼病。

4、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提示可疑斜视。眼球震颤,即双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律的转动,提示可疑视力较差,应及早就诊。

(图片源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眼部疾病,如果没有被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对其一生的视觉质量都是有影响的。

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把宝宝的眼健康问题放在心上,在提升眼健康意识的时候,也应该尽快定期前往专业医疗机构体检并建立视觉档案,早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引用自国家卫健委《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11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