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怎样对斜视患儿进行屈光矫正

 第问.怎样对斜视患儿进行屈光矫正?

屈光不正是隐斜和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之一,因此对一些有明显屈光不正,又具有恢复双眼视觉条件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屈光矫正,以纠正斜位,改善视觉功能。

(1)斜视患儿的验光:检影验光是矫正斜视的首选验光法,为了充分麻痹睫状肌,应当选用较强的睫状肌麻痹药物,多用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如果在点用阿托品后斜视消失,预屈光矫正斜视的效果将是良好的。如果在点药后斜度反而增加,说明睫状肌麻痹不够充分,但并不预示屈光矫正对斜视不起作用。

年纪稍长的斜视患儿可以按常规进行主观验光;若年幼患儿不能诉说视物是否清晰,也可以省略主观验光的步骤,直接按检影结果开写处方,但其斜视矫正的处方原则不以视力提高与否为标准,而应以眼位不出现偏斜为标准。

(2)对共同性内斜视的屈光矫正:调节因素、未矫正的屈光异常和双眼屈光参差是引起共同性内斜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认真的屈光检查后应把屈光矫正作为该类斜视的首选治疗。对于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早期,进行及时的验光配镜,几乎都能消除斜位,挽救单眼视力,保全双眼视觉,避免手术矫正。对于远视所致共同性内斜视的验光处方要根据眼位和视力来确定。

如果在验光时以较低的屈光度既能保持正常眼位,又能获得良好视力,则可按实际度数处方配镜。如果获得较好视力的屈光度数不能同时产生使眼球正位的效果,则应继续增加凸透镜度数,以能否使眼球达到正位为标准;但保持眼睛正位的屈光度数往往使患儿视力下降,这是调节未能立刻松弛的结果。

视力在调节逐渐松弛以后会不断提高而最终达到正常。检查者应向家长说明上述情况,使其有精神准备。如果患儿在开始时所配眼镜不能耐受,可以先在点用散瞳剂的情况下戴,但点药时间不宜太久,应逐渐减量,使之慢慢适应。手术后的验光处方可与手术者协商,根据手术矫正的程度确定。如果手术矫正不足,可以给予稍过矫的屈光度数处方;如果手术矫正效果良好,则可以给予达到最佳视力的屈光度。

总之,矫正斜视和矫正屈光不正的原则不同,前者以眼位的矫正效果为标准,后者以提高视力为主;重点不同,处方的度数也不相同。因为凹透镜可以起到刺激调节、增加辐辏的作用,故对近视性内斜视患儿应按验光最低屈光度矫正。散光的斜视患儿应按验光结果处方配镜,以求增进视力,刺激双眼视功能的发展。

(3)对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矫正:共同性外斜视常无明显的屈光不正,因此该类患儿能用眼镜矫正的可能性很小,只有轻度或中度近视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给予近视屈光矫正有可能使显性斜视变为隐性斜视。

因为双眼相同的视力是刺激融合,产生双眼视觉昀重要条件因此还应当对共同性外斜视的患儿进行屈光矫正,以使双眼视力达到正常,这对患儿立体觉的形成是有利的;但其矫正原则应以提高视力为主要目的。对于散光度数较大的斜视患儿应矫正其远、近视力,以刺激双眼视觉的发展。如果双眼的屈光度差别太大,在3.OOD以上,双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大小不同,无法融合形成双眼单视,这种情况须用戴角膜接触镜的方法予以解决。

(4)垂直性斜视的屈光矫正:虽然大多数垂直性斜视是麻痹性的,但因其水平方向受调节因素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屈光矫正仍可改善视力,但并不能解决其垂直斜位问题。从改进视力,促进双眼视觉发展的角度考虑,对于垂直斜视合并高度数屈光不正的患儿应当给予完全纠正,方可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5)麻痹性斜视的屈光矫正:麻痹性斜视应用棱镜片进行矫正,可解除因眼肌麻痹所产生的症状,如凸眼性甲状腺肿、头部外伤等所致的复视。对于程度较轻的麻痹性复视,或全身状况不适于手术,或患儿拒绝手术的眼外肌麻痹,亦可用棱镜片矫正。由于麻痹性斜视各视野内的斜视度数不同,所以固定的棱镜片仅能解决一定视野内的复视。

至于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而致的颈肩歪斜、头位偏移有碍仪容者,戴用棱镜片矫正其斜视可消除眼性斜颈。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辐辏麻痹,戴底向内的棱镜片是帮助患儿阅读的唯一可行的措施。另外,对于某些共同性斜视的手术后仍残余少量的斜视度,亦可用棱镜片补充矫正,直到双眼融合能力发展充分为止。

总之,对于斜视患儿进行屈光矫正是治疗斜视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对患儿进行认真的屈光检查和验光配镜,将会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第问.有哪些斜视矫正训练器械可供应用?

福盛康|眼视光

一家专注视光教育与仪器研发的企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