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球训练方法视频篇

简介

应用自然光光谱色与视网膜成像原理,按照红、黄、绿三色光在眼底视网膜成像的位置和视角大小设计。

模拟眼睛的生理性复视功能,虚拟人眼看远放松,看近时使用集合,有效地锻炼眼睛的远、近聚散力量,增进聚散幅度和聚散水平,有效地改善集合过度和集合不足,改善外隐斜状态,改善用眼过度引起的头疼、眼胀症状,促进日常用眼的舒适与协调,缓解眼睛的疲劳与不适,使眼睛更健康,阅读更持久更舒适。

适用人群

1)学生:特别是课业多、用眼过度;2)电脑使用者;3)眼睛经常疲劳者;4)近距离工作多者:如教师、编辑、医生;5)辐辏功能不足:6)外隐斜或斜视手术后:

可改善的症状

1)近距离阅读不能持久、眼疼、眼胀、眼部酸楚等。

2)用眼过度、眼睛疲劳,出现近视,或近视度数增长快。

3)计算机操作时间长,眼干涩、眼疲劳。

4)阅读速度慢,做作业时间短,出现眼疲劳。

5)视物模糊、视物后头痛、眼睛累、复视、近距离阅读模糊或疲劳等症状。

正常值:1)有生理性复视存在;2)聚、散过程中,线的分叉处刚好在球上;

训练方法一

1)将绳子一端固定(与顾客的眼在一个水平上),另一端拉紧至于鼻尖部,保持绳子平直。

2)红球放在30厘米,黄球(或绿球)放在60厘米处。

3)注视近处的红球,远处的黄球(或绿球)为两个,绳子刚好在红球处相交,注视5秒。

4)5秒后,注视远处的黄球(或绿球),近处的红球为两个,绳子刚好在黄球(或绿球)相交,注视5秒。

5)重复3-4次,将红球移近5厘米,黄球(或绿球)距离不变,上述动作重复10次。

6)继续移近红球,每次移动5厘米。

7)每一次移动后,进行10次聚散运动。

8)直到红球位于鼻尖前2.5厘米。

训练方法二

1)注视远处1米的绿球(或黄球)为1个,近处2.5厘米的红球为两个,绳好似在绿球处(或黄球)相交,注视5秒。

2)5秒后,缓慢地将注视点从远处的绿球(或黄球)移动,直到近处的红球,注视5秒。

3)5秒后,缓慢地将注视点从近处的红球移动,直到远处的绿球(或黄球),注视5秒。

4)上述动作重复20次。

5)移除红(或黄球)、绿球,要求从1米到2.5厘米,进行自主集合运动,并始终能够保持感觉到X(复视)存在。

温馨提醒

1)保视佳--聚散球要求双眼同时进行训练,不能单眼使用。

2)注视近处球时,可以提示自己感觉在看“近”,需要用力“对眼”。

3)注视远处球时,可以提示自己感觉在看“远”,需要放松用眼。

4)聚散球三色必须满足正常光谱色,偏色容易产生疲劳症状,同时引起眼睛的干涩,对眼睛的健康不利。

扫码







































白颠预防
白癜风怎么能看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