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6日
近视非小病
——你,真的了解近视吗?——
近年来,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并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
到底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myopia)。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例如通常称近视50度,记录为“-0.50D”。
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其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像,此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也就是屈光不正。
近视的类型都有哪些?
近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分别依据近视度数、屈光成分和病程进展进行分类。
①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轻度近视:≤度(≤-3.00D)。
中度近视:度~度(-3.00D~-6.00D)。
高度近视:度(-6.00D)。
②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
轴性近视:最常见,眼球前后径过长(即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屈光力(即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的屈光性能)基本在正常范围。
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导致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
③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属正常。
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较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患者除了远视力差之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要大得多。
近视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
①基本病因
大量调查表明,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常可见家族聚集性,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大。其中比较明确的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环境因素
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③诱发因素
有研究提示,微量元素缺乏、营养成分失调以及大气污染可能都是近视的诱发因素。
随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长期近距离看电子屏幕也可能会促使近视发生发展。
近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近视最为熟知的症状就是看近处基本正常,看远处视物模糊。随着近视度数增加,还会伴随一些其他视觉症状。
典型症状
远视力减退
远视力减退,但近视力正常。看远处目标时常不自觉眯起眼睛。
视疲劳
过度用眼后出现重影、畏光、眼干、眼痒、眼异物感、眼部酸胀、头痛等。
外斜视
由于看近时不用或少用眼肌调节,导致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视或外斜视。
眼球改变
眼轴变长,表现为眼球突出。当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眼底损害
多发生在高度近视,这类患者会有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
伴随症状
当近视度数较高,尤其是病理性近视或当合并眼底损害时,可出现以下表现:
视物遮挡
视野改变,引起视物遮挡感。尤其当并发视网膜脱离时,看东西可出现大片遮幕感。
视物变形
当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变性,黄斑出血或黄斑裂孔时,可出现视物变形。
视物重影,眼球转动受限
高度近视眼可发生固定性内斜视,常表现为极度的内下斜视,眼球转动受限。
色觉异常
病理性近视可出现继发性色觉异常。常见有蓝色觉及黄色觉异常,当病变累及黄斑部时,可出现红色觉异常。
光觉异常
病理性近视的光敏感性可能降低,且比矫正视力更敏感。暗适应功能异常,也就是从强光环境进入暗处,眼睛很长时间不能看清物体,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夜盲。
对比敏感度下降
患者可能视力下降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眼睛对平均亮度的区域辨别差别的能力严重下降。
飞蚊症
眼前黑影飘动的感觉,似有蚊虫在眼前飞动,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近视到底应该怎么治?
关于近视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说法,框架眼镜、屈光矫正、手术治疗、中医理疗等等。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因其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是最常见的近视治疗方式,对于青少年或某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短暂使用或者需要频繁调整参数的患者,最好选择框架眼镜。
对于配镜时机,并无明确定论,一般认为近视度数高于度或度,会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应该佩戴眼镜。对于青少年来说,其用眼较多且视力处于发展阶段,建议超过度应该佩戴框架眼镜,通过矫正视力减轻视疲劳。
角膜塑形镜(OK镜)
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透气性硬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但是这种效果有限,一般适用于度以下的人群,且效果是可逆的,一旦停戴,近视度数会恢复原有水平,不能真正治愈近视。
研究表明,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减缓近视度数增长,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验配,未成年儿童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
手术治疗
近视矫正手术可用于降低近视度数或治愈近视,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近视发展稳定在2年以上,每年近视屈光度增长不超过50度。
近视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状植入术。
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以矫正屈光不正,最近十几年技术发展很快,下表介绍近年来的主流术式。
人工晶状植入术不是目前的主流治疗选择,适用于不愿意戴眼镜但又不适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
术后并发症
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医院进行此类手术安全性较高,但是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
光学方面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屈光度数矫正不足或过矫引起视物模糊;一过性或永久性眩光或光晕,尤其在夜间的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降低;产生规则或不规则散光。
医学方面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感染;反复发作角膜糜烂;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复发;角膜扩张或圆锥角膜;干眼症或原有的干眼症恶化,眼睛干涩;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高眼压症、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中医理疗
通过中医治疗和日常生活的调节来进行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中,以“亮之睛”青少年视力矫正整体疗法为业内最专业疗法。
该疗法以“中医古法,本草秘方,舒适安全,快速见效,效果持久”为宗旨,以特色中医疗法为医治手段进行理疗。
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而且,升学压力、与生活现代化相关的环境因素如电脑普及等,还将对近视眼患病率产生持续影响。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
近视眼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也是需要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大事。
但目前还有不少人对近视眼的防治知识了解较少,以至于在预防上重视不够、在治疗上方法不当,促使了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杏林在线在此提醒各位,近视虽不致命,但绝不是小病,积极诊断、治疗,才能保证自己的幸福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