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降雨量创下历史之最
从主席到委员都值守在救灾现场
6月30日20时至7月1日20时,湘乡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启动II级防汛应急响应。此次暴雨创下湘乡市有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
湘乡市政协主席彭初阳(左二)一线指挥救灾。
因持续暴雨,市内多条道路发生山体及护坡滑坡、积水、塌方等灾害,湘乡市政协主席彭初阳、副主席钟国强率队冒着暴雨,绕道余公里,赶往受灾严重的金石镇等地,指挥群众疏散、转移工作。
与此同时,湘乡市政协委员也不分日夜地奋战在第一线。
7月2日早上8点多,在驻点仁厚村坚守了一夜的湘乡市政协委员、白田镇联工委主任胡茂松,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到了镇政府办公室稍作休整。连续的紧张工作,让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嘴唇也不见血色。
“我身上的衣服、裤子和鞋子3天没换了,雨淋湿了靠体温‘烘’干,衣服快干了又被雨淋个透。”胡茂松说。
仁厚村的大部分处于丘陵的低洼平地地带,由于近两天的持续性大雨,有90%的农田被水淹没,部分房屋和道路因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遭到损坏,还有一些山塘堤坝也被大水冲毁。
胡茂松说,虽然抢险人员做足了准备,但由于地势落差大,上游水势急,很多山塘水势上涨的速度比堆起沙袋的速度要快。
“其中有一座山塘,抢险人员与不断上涨的洪水奋战了5个多小时,最终还是失守,洪水一泄而下,转眼间就淹没了下游的10多丘田。”让胡茂松庆幸的是,住在下游的两户五保户老人已经提前转移至镇上的敬老院居住,另一户带着小孩的老人也及时转移到亲戚家。
由于危险地带村民及早疏散转移安置,这次洪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从6月30日上午开始,村镇干部就按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到各村组开展预警和抢险工作。尽管县城离白田镇只有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但因为怕自己离开现场后发生险情,三天两晚的时间里,胡茂松始终蹲守在抢险一线,“看不到险情及时排除解决,就算躺在床上也不会心安。”
仁厚村一带山体滑坡,胡茂松组织清理碎石和倒塌树木。
地处白田镇上游的金薮乡这几天的灾情也不容乐观,由于水势过急,洪水很快漫过灌溉排水渠,导致部分农田和马路完全被水淹没,受灾情况十分严重。
湘乡市政协委员、金薮乡联工委主任杨焕炎在驻点村的抢险一线连续守了两个通宵。
“湘乡就是我的家乡,再苦再累也要减轻灾害损失。”从10多个小时的忙碌中缓下来,杨焕炎抓紧轮休的几个小时补了个觉。对他来说,虽然这一阶段的降水告一段落,但接下来灾后的善后重建以及下阶段灾害的防范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冷水滩区政协副主席翁天宝
与受灾群众同在
在潇水源头——永州,汛情十分紧急,永州市从7月2日9时30分起启动市级防汛应急Ⅰ级(红色)响应,重点防御区域为湘江沿线相关县区。
永州市冷水滩区政协全体干部都已上到抗洪一线。2日中午12时,区政协副主席翁天宝正在高溪市镇普口村指挥解救被困村民。他已在镇里坚守两天,2日上午接到区委通知参加紧急调度会,会后又马不停蹄赶到村里。
翁天宝近日来一直坚守在冷水滩区高溪市镇指挥营救被困群众。
高溪市镇1日晚上暴雨,水位突涨。翁天宝于2日凌晨2点接到防汛指挥部通知,第一时间组织消防、武警、镇政府等相关单位赶到现场,调来消防车1台、冲锋舟2艘,现场指挥营救被困人员,目前已解救23名群众。由于水势凶猛,村民较为分散,截至发稿时止仍有10余位村民被困。
湘声报记者采访时,永州湘江水位已高达97.5米。目前尽管雨势转小,但由于上游双牌水库放闸泄洪,预计2日下午4点左右将突破历史最高水位99.64米,甚至达到米左右。
由于情势紧急,翁天宝没有多余时间接受采访,他表示将全力营救群众,“与受灾群众同在”。
辰溪县政协委员田蕾
暴雨无情,人有情
“
所有人,请互相转告,所有受灾朋友可以把东西移往紫都大酒店和思雅公寓,免费提供住处和食物,请速度转,联系人田蕾,联系电话***,也可以自己直接搬过去。”这是辰溪县政协委员田蕾于7月1日发的一条朋友圈。她担任总经理的紫都大酒店和思雅公寓已不再接受预订,空出的房间全部留给受灾群众,吃住完全免费。
辰溪县是怀化市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6月30日全城停水停电。目前,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供水,但仍有大批群众受困。
作为辰溪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田蕾连日来带领志愿者们在各处抢险、发放物资。在无情的暴雨中,她的付出让人们感受到温情。
田蕾和志愿者们帮助被困群众脱险。
得知许多被困群众已经有几顿饭没吃,田蕾和一家面包店老板联系,对方马上免费提供了个面包,“他把店里所有的食物都拿出来了,由于停电不能继续制作才停下”。
“有人要水吗?有人要面包吗?”在被洪水困住的辰溪县中心市场和商贸街安居小区,田蕾和志愿者们划着船大喊,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忘记带喇叭,一遍遍喊得声嘶力竭。有的群众被困在高处,他们想办法用篮子和竹竿把食物和水送到对方手中。
“7月1日我们一直忙到晚上12点,在水面上叫得没有人答应了才回去。”田蕾欣慰地说,个面包和几十箱水已全部分发出去,而她的酒店目前已经有几十位群众入住。
32位老人危急!他们来了……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浏阳汛情严峻,多地受灾严重,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7月1日12时30分,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接到浏阳市政协委员、市银杏养老院院长杨玲打来的求救院内32名老人被困三楼,担心房屋倒塌,情况十分危急!
大队长朱庆国立即安排浏阳市政协委员、市公益救援队副队长彭永健等3名负责人,迅速带领15名队员,紧急驰援。
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给救援增添了难度。
驾驶2艘冲锋舟,彭永健和队友们迅速赶到养老院。此时,院里的一楼已被水淹,一些失去行为能力的老人被迫转移到三楼。
水流湍急,为安全起见,队员们一次只能转移一个老人,有些地方只能靠手划水进出。
“这样不行,效率太低,必须改变救援方式!”彭永健心急如焚大声喊道。
他马上召集另外两位副队长和杨玲,商量最佳救援办法。杨玲告诉他,养老院后门还有一个出口,离金沙路在等候的救援车很近,但要穿过一家商户。经过与商户协商后,救援队开始从这一通道施救。
新的救援通道让救援效率提高了不少,但仍面临很大困难:这些老人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从三楼背到冲锋舟上,到达岸边后,再蹚水一个个背到救援车上,而且老人们的情绪极不稳定。
赴敬老院救人之前,队友们已经连续参与抗洪救援9个小时,大家都已筋疲力尽。“队友们,就算再扛不住,这一刻也要顶着!此时不体现男人的担当,更待何时?”彭永健亲自背起老人,不断给队友加油鼓劲。
彭永健背起老人迅速转移安全地带。
彭永健背上的老人体重超过斤,因为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场景,情绪极不稳定,双手死死勒住彭永健的脖子,让他难以呼吸。幸好旁边的队友及时掰开老人的手,情况才得以缓解。
转移到安全地带后,老人手脚都还在瑟瑟发抖,却充满感激地对彭永健说了声“谢谢”。
通过队员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到下午3时10分,32位老人全部安全转移出来。此时,队员们早已累到虚脱。
彭永健告诉湘声报记者,作为一名公益组织的救援员,在大灾面前尽一份力,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也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
END
作者|湘声报记者许望桥杨朝文刘敏婕寻晓燕
通讯员余涛
图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肖 迪
美编|李丽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