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糖尿病而引起的屈光变化案例讨论

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女,15岁,近视3年,近1月视力下降明显到天明视光东风西路视光诊所来配镜。

验光:OD-7.75DS——0.6;OS-8.50DS——0.6。

扩瞳验光:OD-7.25DS——0.6;OS-8.00DS——0.6。

晶状体后囊下皮质轻度均匀浑浊,眼底欠清晰。视网膜桔红色、平,视盘、黄斑无特殊。

眼轴:OD:25.5mm;OS:25.5mm。

角膜曲率:OD:44.5D

D

90OS:44D

.5D

90

追问有无全身病史及用药史,家长均否认。自述平时身体健康,无眼病史,眼部外伤史。

分析:

眼轴较正常长,约长1mm左右,应该带来度近视。

角膜曲率比正常43多1~1.5D左右,应该带来~左右度近视。

这里我们把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检查数据大概组合测算后,发现该病案近视应该在-4.50D左右,但实际结果却相差度近视。说明是晶状体源的问题导致多增加的近视。但为什么扩瞳后仍然存在,变化不大呢?

处理:结合晶状体皮质轻度浑浊的情况,我们嘱患者到内科排查糖尿病,结果诊断为Ⅰ型糖尿病,且血糖水平很高,并被收入内分泌科治疗。

讨论:

从眼轴、角膜曲率的组合得知是晶状体因素造成的近视,但扩瞳后仍然存在,说明并非是调节痉挛造成的,因为扩瞳可以麻痹睫状肌而解除晶状体痉挛。后期发现Ⅰ型糖尿病解释了前述病理过程:Ⅰ型糖尿病导致血糖水平高,晶状体渗透压变化使其密度变化造成“轻度浑浊”和折射率变化,最终使晶状体屈光力增加和矫正视力不理想。

Ⅰ型糖尿病见于年轻患者,因屈光问题而首次发现的比较少见。本例提示我们,发现有睫状肌麻痹药物无法减少晶状体的屈光度时也需要考虑糖尿病因素。

呼正林《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

一章眼的屈光1一节屈光概述1一、眼的屈光1二、眼屈光的要素3三、眼屈光与眼-视光学5四、眼-视光学6二节正视眼与非正视眼8一、正视眼9二、非正视眼9三、与光学矫正有关的屈光异常10三节屈光不正的分类方法11一、屈光元件的性质11二、根据发生的特点13三、屈光不正的性质15二章屈光矫正16一节屈光矫正16一、屈光矫正16二、矫正视力18三、屈光矫正方法19二节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23一、眼屈光的光学特征23二、屈光矫正的目的25三、光学矫正的局限性27三节屈光矫正适应证与局限性33一、屈光矫正的适应证33二、屈光矫正的局限性34四节屈光检测与矫正效果36一、屈光检测是基础36二、屈光矫正的效果38五节屈光矫正的总原则39一、矫正的总原则39二、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f/10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