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可能是隐匿性癌症的预警信号

近期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丹麦队列研究显示,心包炎患者发病3个月内存在高于预期的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这提示,心包炎可能是隐匿性恶性肿瘤的预警信号。研究医院的HansErikB?tker等对~年首次因心包炎住院、既往无癌症病史的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中位6.4年的随访。随访期间,共计例患者罹患癌症。分析显示,上述心包炎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5倍(标准化发病比SIR=1.5,95%CI:1.4~1.5),且在心包积液患者中上述风险增加更显著(SIR=2.1,95%CI:1.9~2.3)。此外,随访期间共例新发癌症在心包炎诊断后3个月内被诊断。与一般人群相比,心包炎患者诊断3个月内发生癌症的绝对风险增加2.7%,主要由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及转移癌发生率增加所致;相对风险增加更显著(SIR=12.4,95%CI:11.2~13.7),主要由肺癌(SIR=65.0)、非霍奇金淋巴瘤(SIR=30)及髓细胞性白血病(SIR=49)所致。心包炎诊断后3~12个月期间,共计例患者罹患癌症;心包炎患者1年癌症绝对风险可增加3.7%,SIR为1.5。另外,研究发现,心包炎是癌症患者预后的显著预测因素。对癌症诊断前有心包炎的例患者与无心包炎的例癌症患者的对比分析显示,与不合并心包炎者相比,合并心包炎的癌症患者3个月及1年生存率均更低(80%vs.86%和65%vs.70%),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HR分别为1.5和1.3)。上述结果提示,心包炎可能是隐匿性癌症的首发临床表现。对于心包炎患者,医生有必要意识到其癌症风险的增加,可能需对其进行额外检查或治疗以排除癌症或是针对癌症进行额外治疗。美国HLeeMoffitt癌症中心的MichaelFradley评论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会增加患者的检查率,故未来有必要开展更多研究确定心包炎与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即心包炎是否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

参考文献

S?gaardKK,FarkasDK,EhrensteinV,etal.Pericarditisasamarkerofoccultcancerandaprognosticfactorforcancermortality.Circulation;DOI:10./CIRCULATIONAHA...Abstract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什么医院是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f/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