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童资讯,每周二、四
新鲜干货奉上
白
1
.11.29
演讲专家
宫华青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和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和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前言
各位同道,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跟大家讨论《幼儿斜视的诊、疗特点》。这个题目的面虽然很大,但它是我们进入小儿眼科或者斜视领域的一个瓶颈,因为幼儿斜视的治疗涉及了眼球发育特点、检查特点和设计要点。
幼儿眼球的发育特点
1、儿童的年龄界定
儿童年龄定义: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内,婴儿是指29天-1周岁内,幼儿是1-3周岁,学龄前儿童是4-6周岁,儿童、少年是7-14周岁。而1-3周岁的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也是我们说的视觉可塑期,因此这一阶段是我们幼儿斜视手术的最重要时期。
因为斜视手术并不是越早越好。现在已有定论,全身麻醉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定影响,也有研究证明这个影响只存在与小小孩(新生儿、婴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影响会逐步减少。最后这个影响会减少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2、小儿眼球发育特点
小儿眼球有2个快速增长期:第一个在1-3岁,眼轴从新生儿期的15mm发展到21.5-22mm,在这一时期眼球前、后节生长速度不同(前大后小);第二个时期是7-14岁,在4岁之后眼轴会以每年0.1mm的速度增长,在15岁时眼轴长度会达到成人,这一时期恰好近视眼的高发期。
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幼儿眼前节与成人眼前节相近似,但是眼球长短却存在明显差距的。这也提醒我们,在给幼儿做手术时一定要掌握好量,不能跟成年人一样。
我们从下图眼轴发育表也可以看到1~3岁的眼轴长度和13~14岁的差距。
3、视觉发育
(1)视觉发育敏感期:研究发现出生后数月双眼视功能开始发育,1-3岁发育达到最高峰,最敏感的时期出现在3岁以前,5岁基本达到成熟,一直持续到6-9岁趋于稳定。
(2)视觉功能的可塑期:视觉成熟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视觉系统易受外界影响。一般认为,视觉系统的成熟在3岁左右,但3-8岁之间视觉的发育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延长。
常见的幼儿斜视
常见的幼儿斜视有间歇性外斜视(65.70%)、先天性内斜视(12.7%)、DVD(7.66%)、上斜肌麻痹(7.30%)。而在国外,先天性内斜视是幼儿斜视中占比最高的,第二才是间歇性外斜视。
在这些常见斜视中,上斜肌麻痹和DVD是广泛存在于幼儿斜视,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甄别,以免造成误诊、手术失败。
1、先天性内斜视
2、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有一个特点,就是强光下经常闭着眼。如果初诊时,有家长这么反映,基本就是间外,而且间外绝大多数不能自愈,手术后斜视也容易复发,这个要跟患者家属说清楚的。
下图是手术前后的,强光下照片,从照片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左图中眯眼存在外斜。但是术前一定要跟家长说清楚,术后可能存在三种情况,大部分病人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以矫正眼位;有少部分病人可能仅部分矫正;对于眼位不断变化的病人,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3、A-V斜视
但在写病历时最好写清楚上转大于多少、下转差多少,否则直接写上A征、V征太过于模糊,工作也不够仔细。
4、上斜肌麻痹
上斜肌麻痹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头位代偿,而是否手术也要看头位。
如下图,这个小朋友的右眼是头位眼,头向侧肩检查是阳性,这时理论上可以把对侧眼的左眼下直肌后徙。但是上斜肌麻痹大多数都藏着DVD,我在这里吃过很多亏,所以一定要警惕。
5、眼球后退综合征
6、分离性垂直斜视(DVD)
以前我们经常说DVD,它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存在各种斜视当中,因此我们在诊断内斜、外斜、上斜肌麻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DVD的存在。
幼儿斜视受检时特点
我们在给孩子检查斜视时,最好不要激惹孩子,并且在不同时间段多次检查,综合分析确诊。对于正在哭闹的受检儿童,我们可以让他在一旁冷静或者改变环境让他心情平静再进行检查,切忌粗暴训斥。
在给幼儿检查视功能时,要了解视功能的发育情况、视力、固视能力(如果没有固视能力,视力一定很差,要多次检查)、双眼视觉,要多次、反复、不同时间的检查和综合分析。
在检查时还要注意脑瘫、智障、视网膜病变、眼部肿瘤、先天性白内障、眼部发育障碍都有可能引起斜视的全身以及其他眼病。
幼儿斜视的手术
1、幼儿斜视手术的设计要点
在给幼儿进行斜视手术治疗时,一定要把这几个问题(手术年龄、自愈性、复发性、美观性,沟通好。比如间歇性外斜视可能就会存在易复发和难治愈的问题。)跟家属沟通好,避免误会的发生。
2、手术时机的判断
基于以上两个判断,研究得出在出生后12-24个月进行内斜手术矫正是最佳时机。下图是先天性内斜视不同月龄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结果的比较。
3、术前的准备
(1)按国家的标准执行。
(2)要对患儿家属充分说明其厉害关系。
(3)手术前患儿不能脱离监护人的直视监督。
4、术中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眼底检查。
(2)牵拉试验。
(3)检影验光。
5、术后的工作
对于麻醉和监护工作,要等患者的麻醉充分苏醒才交给家长,并对家属进行解说。
6、术后效果的判断
(1)手术前的效果说明:单眼DVD、上斜肌麻痹、内眦赘皮、间歇性外斜视。
(2)手术后的示范讲解。
(3)手术前、后的影像对比。
7、术后过矫及欠矫的对策
(1)不要轻易的行2次手术。
(2)可在静脉麻醉下行肉毒杆菌类毒素注射。
(3)足矫屈光不正。
8、对幼儿斜视手术治疗的误区
(1)长大就好了。
(2)上学前做手术也不晚。
(3)小儿斜视手术有危险。
(4)斜视不是病。
关于幼儿斜视,还有一点大家要谨记的:手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检测与训练是早期幼儿斜视手术的核心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
精彩文章:
李俊红:儿童屈光矫正策略
眼科大咖谈,为眼科医生创业精准支招
布娟:规范化弱视诊疗理念临床的应用
张伟:从斜视专业专业角度看视觉传出系统障碍的神经眼科问题
李莉:儿童内斜视的屈光矫正
许江涛:儿童眼病筛查技术
封利霞:弱视的皮层功能损伤
汤霞靖:弱视的诊断思路
项道满:基于妇幼保健体系的儿童近视防控
汪育文:双眼视问题临床诊疗思路(上)
汪育文:双眼视问题临床诊疗思路(下)
赵晨:内斜视和外斜视PPP解读
殷小龙:弱视诊断和治疗中的思考
冯雪亮: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诱因分析和预后
杨隆艳:现代弱视的是与非
最有干货的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