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这话用在医院小儿眼科张苏主任身上挺合适!
与“医”结缘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张苏主任就与医疗结缘了。她说学医很苦,在学临床医学那会儿,她挺羡慕学工科的,“他们好玩啊,哪儿像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学。但学医的的确确学的东西很多。”
羡慕归羡慕,张苏主任是坚决不挪医疗这个“坑”的,“我喜欢我的职业,我妈,我家人都特别喜欢学医,我学医我们家可高兴了。”
张苏主任的喜欢,是深深的喜欢。“80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医院李平惠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喜欢上小儿眼科,之后又是李平惠老师介绍我到北京大学(80年代初,北京大学是我国小儿眼科的学习摇篮)进修……”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开学术会很枯燥,或者好玩,但张苏主任不。她说,“开学术会我是非常喜欢的,尤其是中华医学会。”究其原因,她道,“医学上,知识的更新很快,不断地学习很重要。学术会可以让同行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要活到老,学到老。”
▲张苏主任正在给学生检查眼睛
她很着急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眨眼也就30多年了,张苏主任在小儿眼科领域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与此同时,她也有遇到过棘手的事。
26岁的农民工小王,4年前曾受外伤,做了脑外科手术后,醒来发现右脸面瘫,嘴角向左侧歪,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右眼暴露性角膜淡,右眼内斜,向外转不能,视物双影。小王非常苦恼,“这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于是,他在颅脑外伤手术后,医院,想手术解决右眼内斜,双影的问题。
年,小王找到张苏主任,“希望通过手术,解决外观与双影的问题。”
“当时,小王的暴露性角膜炎很重,整个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我告诉他,要等暴露性角膜炎稳定后,才能做斜视手术,让他继续术后的康复训练。后来,小王再次找到了我,要我给他做手术,当时他还有面瘫和右眼闭合不全。”张苏主任仔细回忆,“他是去年6月,以右侧颅脑外伤右侧外展神经麻痺继发性内斜视收入院的,术后他第一眼位正位,右眼运动有一定改善(术前右眼运动受限,外转不能到中线),术后半年(年2月)来复查,第一眼位正位情况很好。”
▲术后半年,小王第一眼位正位情况很好(年2月摄)
想我的病人
张苏主任就是这样一个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所以,很多病人很喜欢,很尊敬张苏主任。但是她说,“也有人可能不大喜欢我,因为我做事情比较认真,我要对我的病人负责。你看,很多小朋友来看病,年纪大点,他还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年纪小的,他自己就不会说,家长也不懂,你说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你肯定要认真对待病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你看,她就是考虑的这么细,想的这么细。“现在,我想的很多的可能就是我们斜弱视科室的人才培养了,得后继有人啊。”张苏主任说,“得培养后续人才,医院是一个整体。”想到这里,她点头,“嗯,姜红很不错,很能吃苦的,我该退下来了。”
实际上,张苏主任早在年就退休了。很多人看到她,都问,“你都退休了,你还在挣钱,你挣什么钱啊?”
她很老实地说,“退了休吧,你在家里没事儿干,那我还想到我的病人啊,到处找我,哈哈哈哈……”
她真是没事儿干吗?不,其实张苏主任很想学钢琴的,“我觉得我事情很多,我小的时候就想学钢琴,正好,我女儿的钢琴闲置在家,但医学,培养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
▲张苏主任正在给家长交流
咨询眼睛问题|点击阅读原文
—
-THEEND-
爱尔眼科·服务中国
全国连锁
中国上市医疗机构
股票代码:
一城三院·服务全川
爱尔眼科·成都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