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潘美华教授医院亲自为九例复杂斜视患者施行了手术。
经过复查,九位患者恢复的都很好,刚一岁的先天内斜视小姑娘,两只眼睛都被藏到了内眼角,医院,手术后眼球被摆放到了中央。
三岁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两只眼球像钟表一样不停的左右摆动,潘教授的一个中间带移位术彻底让水平摆动的两只眼球停止了颤动。
伴有上睑下垂的外斜视小女孩在做了斜视矫正手术后上睑下垂也较之前好了许多。
外斜V征的两位帅哥美女,颜值本来就很高,就是两只眼睛不在中央,严重偏离到一侧,尤其向上看时,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大大加大,就像一个大大的V字。手术后无论向哪个方向注视都十分正常了。
小妞妞眉清目秀,长的像个小童星,就是一只眼睛时而偏向一侧,经过手术更加漂亮了。眼睛更加有神了,眼位正常了,对她的近视度数的控制有一定的好处呢!
十二岁的女孩医院做过斜视矫正术,长大后两只眼不仅外斜,还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向不同方向注视时两只眼出现上下分离,因此她视物时没有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经过手术,孩子的眼球被摆放到正常位置。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视功能的恢复了。
具有绅士风度的一名中年男性孩提时代由于外伤性白内障失去了一只眼有用视力,导致知觉性外斜视,一只眼悄悄地躲在角落里,经过手术将遗忘在角落里的眼球请到正位后平添了几分帅气。
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刘荣春表示:看到患者及家人们满意的神情,很欣慰,很满足,由衷地感谢潘美华教授以及一起并肩作战的医生护士们。向她(他)们道一声大家辛苦了!
曾经,因为斜视让他们变得不自信,因为斜视让他们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轨迹……。但是,从走出手术室的那一刻起,他们又能正视这个世界,开启崭新的生活。
如需手术,请提前预约
斜视常识
孩子常“斗鸡眼”“斜白眼”是顽皮还是故意为之?家长们除了训斥孩子,多数不会立即想到这或许是一种疾病:斜视。
斜视的发病率约为1%,好发于婴幼儿,先天性斜视发病于1岁以内,后天性斜视往往发生于2~5岁之间。斜视不仅可能形成弱视、双眼视异常,并且由于外观的异常可能造成儿童心理发育异常。所以斜视的早期防治,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外观,同时也是防治弱视和双眼视力异常的基础,促进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
什么叫外斜视?有哪些类型?
如果一眼注视目标是,另一眼视线向外偏斜,称为外斜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瞟眼”或“白眼”。外斜视通常在2~4岁发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如果外斜是间歇出现,也就是在劳累、看远、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称为间隙性外斜视。如果任何时候都有外斜,并且不能集合(做对对眼),则称为恒定性外斜视。
什么叫内斜视?有哪些类型?
如果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线向内偏斜,称为内斜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对眼”。内斜视常发病于婴幼儿时期,应注意与假性内斜视相区别。
假性内斜视,是指来自上眼睑的皮肤皱褶遮盖过多的鼻侧巩膜(白眼仁)而造成内斜的外观,由于仅仅是外观并不影响眼睛的功能,所以不需治疗。
内斜视可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是婴幼儿过高的远视,为了能够看清楚,眼睛必须使用过度的调节,而过度的调节引起过度的集合,从而产生内斜视。
斜视有什么危害?
1、首先是影响外观容貌;
2、导致弱视:婴幼儿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发生斜视后,斜视眼视力失去继续发育的机会,成为严重的弱视眼;
3、成为立体盲:成年后不能从事医生、驾驶员、工程师等精细工作;
4、心理发育异常:由于外观的影响,孩子不合群,性格内向、自卑、自闭。
斜视怎样治疗?
一般人说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大部分在看不同方向时,偏斜的角度都一样。有一类内斜视跟调节能力有关,在看近物时眼睛的反射如瞳孔缩小、两眼内聚等反应异于常人,例如眼睛内聚能力太强,使眼球内移太多,形成「斗鸡眼」,这种情形多发生在两岁左右。另一类和调节能力无关的如先天性内斜视,通常「斗鸡眼」的症状较明显,并发有弱视等问题,必须先治疗弱视,才能考虑手术矫正斜视。外斜视通常时有时无,在注意观看时,眼睛不会有外斜视,反之在不经意时才会显出。
治疗──斜视除了不美观外,也常并发屈光异常或弱视,而且不会随着成长而好转,治疗时间如果晚过七岁效果也要打折扣。因此如果怀疑孩子有斜视,应该尽早找医师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先天性斜视治疗愈早愈好,最晚在两岁以前治疗,才能有较好的结果,但也不易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准。与调节能力有关的斜视,须先用眼镜矫正,如果「斗鸡眼」产生已有一段时间,即使戴眼镜也无法完全解决,这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角度不大的外斜视的治疗可能由近视矫正着手,但角度相当明显的,就要通过手术来矫正效果较好。假如医师检查发现孩子的斜角大,那么必须手术矫正,最好早点进行,大概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手术,以免被其他孩子嘲笑,伤害他的自尊心。
戴镜可以治疗斜视吗?
除了调节性内斜外,其它斜视戴镜都不能矫正,只能手术。如果验光时散瞳后、或孩子配戴适当的远视矫正眼镜后,内斜消失,说明是调节性内斜视,只需坚持戴镜就可以了。
但不是调节性内斜视,如果孩子有远视、近视或散光,也必须戴镜矫正视力,为孩子的视力发育或弱视的治疗提供基本的保证。
斜视必须手术吗?
如果内斜视出现在出生后6个月,是先天性内斜视,就该尽早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一般发病在出生后3到6月。如果发病时间在生后6个月后可排除先天性内斜视,可能就是后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视分成调节性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是由于高度远视引起,配镜矫正远视,就可矫正斜视。如果散瞳后或戴镜后斜视完全消失,是为调节性内斜视,不需要手术,只要戴镜就可以了。而非调节性内斜视只能手术。实际上你都可以初步判断一下了:如果戴镜没有斜视,取下眼镜出现斜视,就是调节性的;如果戴镜和不戴眼镜都差不多,就是非调节性的。
斜视什么时候手术矫正好?
由于双眼视、立体视是人类至关重要的视功能,关系到孩子生活质量和成年后工作的选择尽早的矫正斜视可促进双眼视、立体视的发育,如果拖延太晚,孩子将终身成为立体盲。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