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视,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产物,到了成年,有点近视不但无害,还有些好处。但有些孩子近视了,眼看着度数在不停地增加,每次换镜,家长都会感到揪心,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让近视度增长的慢一些?据眼科专家介绍,儿童近视目前来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造成近视的原因也有很多,只要找准确了原因就可以进行矫正。
眼科专家强调一点,不戴眼镜会增加度数。戴眼镜能提高视力,视力达到1.0,能够在远处聚焦,放松睫状肌。看近时,睫状肌使劲,就像一根皮筋被拉长了。如果能让它放松,可以好长时间保持同样的长度。如果视力达不到1.0,没戴眼镜,看远时成像模糊,不能在远处聚焦,睫状肌则无法放松。这种看近的状态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其次,眼科专家表示,近用眼时间过长。一次近用眼时间过长或每天累计用眼时间过长都可能出现视疲劳。视疲劳状态下继续近用眼,不仅仅使近视度加深,还可能出现一系列更为严重的问题,像高眼压、干眼症、视网膜病变等等。良好的用眼环境下,正常人每天近用眼的时间可以最长6小时,超过这个用眼时间也会得近视。9岁以前不能超过3小时,6岁以前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隐斜视、大散光、屈光参差等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双眼干扰或单眼注视。
同时,生长发育因素也会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6岁到12岁的孩子,眼轴会增加2mm。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就会增加3.00D。角膜、晶体的变化抵消了一部分。这3.00D的变化,几乎存在于每个发育中的孩子身上。也就是说,在6岁之前,要有+3.00D~+4.00D的远视,12岁之前还会有些远视。在这个年龄段中,每年远视减少0.50Ds。如果过早地进入近视状态,又没有及时找到诱发原因,近视还会一直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6岁之前出现近视的孩子,几乎%的要到高度近视;9岁之前近视的孩子,大约80%的会出现高度近视;12岁之前的近视,还有大约60%的进入高度近视的行列。知道了这些发育阶段应该表现的状态,就可以预测以后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有办法尽早地采取各种干预措施。
保护眼睛真正有用的方法:预防近视,最关键的而且已经被验证有效的就是,保证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这可以说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了。每天保证至少一小时去户外,走路、跑步、跳房子、木头人、跳绳、老鹰抓小鸡,这些都是常规项目。如果遇到雾霾,或者的确功课多了无法保证户外运动,那么我们室内运动也会尽量多样化的。
坚持20-20-20法则:近距离看书看电视20分钟后,远眺前方20英尺的地方(大概是6米的距离),停留20秒。
选择学习灯,最关键是光源设置:避免室内环境与眼睛所看物体亮度差异过大,比如在黑暗的屋子里只开写字台的灯,这会加剧眼睛疲劳。同理,不要在黑暗的屋子里看手机或者视频。“双光源”是黄金准则,也就是室内环境需要开灯,然后再要有个台灯。避免光源直射到眼睛,所以台灯不要放置在正前方,也不要放置在书写的手一侧。如果是右手书写的,那么台灯要放在左侧。
推荐阅读:
哺光仪VS角膜塑形镜,谁将更胜一筹?
高度近视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必须要经历3个阶段!
人民日报:医院魏文斌教授建议走到户外,预防近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