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贾静雯发布微博称,女儿咘咘在学校的常规检查中发现视力异常,经专业眼科检查证实为弱视,双眼视差度。
据主诊医生介绍,咘咘的弱视是与生俱来的,孩子本身不会有什么特殊症状。暖心的贾静雯还提醒宝爸妈们要注意定期给儿童做眼科检查,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弱视的目的。
弱视其实很常见,但很多家长却常常把弱视与近视混淆,这两者虽然都一样是看不清,但弱视要比近视更难被发现。
弱视指的是儿童在眼睛结构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视力下降,甚至即使在使用眼镜的情况下也不能改变。
根据中华眼科学会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一千万儿童患有弱视。弱视的患病率在1%-4%,它在儿童中造成的视力损失比所有其他眼病在儿童造成视力损失加起来还要多。
重点提醒大家:儿童是弱视的高发人群,如果不治疗弱视可以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下降。
弱视比近视更危险!
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眼睛是很难看清楚物体的,长大后,我们的眼睛却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为什么?这是因为视觉功能的发育从我们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12岁左右,视觉功能才逐步完善。
所以如果在这其中某一阶段受到某些影响,阻碍了视功能的发育,就可能引起弱视。例如,斜视、屈光不正、两只眼睛视力相差较大,都会使大脑视皮质中枢受到干扰,时间长久会发生弱视。
弱视眼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Lazyeye,即懒惰的眼睛,弱视的孩子由于视力不好、缺乏立体感,他们眼前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上下楼梯的时候也容易踏空发生意外。
等孩子长大成人了,则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因为难以判断距离,容易发生追尾等事故。
如何治疗弱视?
清楚了弱视的病因,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治疗弱视,总体思路是创造条件让“弱视眼”有机会去看,必要时强迫其去看。主要治疗方法最基础的包括配戴合适眼镜、遮盖(物理遮盖或者药物遮盖)以及特殊情况的手术。
对好眼的遮盖是弱视治疗最经典、最经济的方法,安全有效。遮盖好眼的目的是增加弱视眼的使用和视觉刺激,减少好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
对于屈光性弱视,为了减少弱视复发的可能性,弱视宝宝应当继续戴框架镜或接触镜来矫正屈光不正,直至达到视觉的发育成熟,一般要持续到十多岁的年龄。
弱视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需要复诊,我们需要对孩子的弱视眼进行一个评估。当确认宝宝已经获得最好视力的时候,治疗强度应当逐渐减少,直至维持治疗。连续4个月或者2次以上复诊视力稳定在正常水平可停止治疗,之后仍然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复诊以防弱视复发。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光学压抑疗法、Bangerter滤光镜、针灸、液晶眼镜以及视觉疗法,但这些目前缺乏随机临床试验证据支持,机制不清或存在争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呢?
早期检测和治疗很重要。
虽然现代弱视治疗可以改善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的视力,但即便如此,各大权威医学机构依旧认为,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正常视力发育和弱视治疗的最佳视力结果是首选。
美国儿科医学会就强力推荐儿童在整个儿童期内应该做视力筛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并且成功治疗弱视。
另外,家长们要尽早教会孩子辨认视力表。因为视力是主观检查,依赖于孩子的配合和认知程度,一般3岁儿童可以配合视力检查。如果孩子不会指认视力表,我们便无法得知孩子的视力是多少,也无法判断是否有弱视。
今天关于弱视的话题就说到这了,父母在家里若发现孩子眼球抖动、看东西吃力、喜欢歪头看电视、看东西眯眼并往前凑等情况,就要医院眼科去检查哦。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