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听课堂斜视配镜须知

白癞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83155.html

斜视配镜须知

斜视作为儿童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有斜视的儿童配镜时应当有哪些注意事项呐?

在配镜的时候,眼位正常的人可能只需要考虑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用眼环境的情况来确定最终度数;但是若是存在斜视,则在确定最终度数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镜片度数对斜视的影响,使其对斜视的控制或双眼视觉的保持起到正面的帮助作用。

下面就按照不同的斜视类型来进行具体叙述。

01

内斜视

1.内隐斜视:属于存在视轴分离倾向,但这种视轴分离可以被融像机制控制。因此进行屈光矫正时,要帮助维持融像对眼位的控制能力。对于远视眼应给予充分矫正,以减少调节和集合反应;近视眼遵循最佳矫正视力最小负球镜原则:即在保证较好视力的前提下低矫,因良好的视力有利于促进双眼视功能及融合反射,有益于内隐斜视的治疗;对于无远视性屈光不正但高AC/A者可以给予双光镜帮助改善视近时的视觉疲劳。2.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此类斜视完全是由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对远视性屈光不正给予充分睫状肌麻痹后验光配镜时应以充分矫正远视,最大程度放松调节及减少调节性集合为原则。配镜处方一般将所验屈光度减去+0.50D~+1.00D,即保留一定的生理性调节,其余屈光度数全部矫正。若在戴镜后仍有残留内斜视,也可给予全矫或过矫眼镜处方,但此种眼镜不宜常戴,以免引起调节失用,继发连续性外斜视。需定期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根据眼位调整眼镜度数,每次减少度数时以保持眼正位或保留小的、无视觉疲劳症状的内隐斜为宜。保留小度数内斜视可刺激融像性散开功能发育。3.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高AC/A性内斜视):在睫状肌麻痹下充分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为避免高AC/A对视近时眼位的影响,可选用双光镜或渐进多焦点镜抑制视近时的过量的调节性集合,选择近距离注视时眼位能够正位的附加度数。子片的高度要求视近时能覆盖瞳孔,理想效果是在视远、视近时都有双眼视功能。下加光部分应用最低远视屈光度数消除视近的内斜视度数,并在随访过程中逐渐降低远视屈光度数。4.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充分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但戴镜只矫正调节性内斜视部分,残余的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需手术治疗,术后仍需戴镜矫正节性内斜视。5.非调节性内斜视:若存在屈光不正应戴镜矫正,但此类斜视与屈光度和调节因素无关,戴镜后无法矫正眼位,以手术治疗为主。6.非共同性内斜视:治疗以手术为主。

02

外斜视

1.外隐斜视:存在眼位向外偏斜的倾向,但可通过融合功能控制。矫正屈光不正时,应先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若合并近视应给予完全矫正以加强调节;若为远视应低度矫正或不矫正;若为散光均应完全矫正,通过提高视力,增进融像性集合。

2.间歇性外斜视: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通过增加融合刺激控制外斜视。近视应该全部矫正,即便是轻度近视,矫正后仍能改善对外斜视的控制。中、低度近视可以给足矫正眼镜,以获得最佳视力的最高度数配镜,高度近视者给可以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为宜。儿童存在轻到中度远视若对其视力没有产生影响,通常不需矫正以免加重外斜视。明显的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均应该矫正。

3.恒定性外斜视:近视足矫或者远视欠矫,提高视网膜成像清晰度,通过增加调节、集合、融像刺激控制外斜视。若存在弱视,需提高弱视眼视力,进而改善融合控制。

打开“青岛市青少年爱眼护眼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f/9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