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做一个努力的人

四九八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刘红

做一个努力的人

人物介绍

刘红,复旦大医院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年5月作为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引进人才来复旦大医院工作。现为复旦大医院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行政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斜弱视与小儿眼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弱视与小儿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在美国Creighton大学和美国UniversityofNebraskaMedicalCenter眼科做博士后研究。参与编写了多部眼科专业书的斜弱视章节的编写。

对各类眼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斜弱视与小儿眼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斜视、弱视、复视、眼肌麻痹、视疲劳、先天性眼球震颤、小儿眼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及眼视光专业,尤其擅长各类疑难斜视、复视、弱视及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采访笔记

考上了眼底病的硕博研究生,却从事着小儿眼科与斜弱视的专科,这让人跌了眼镜,“当时上海愿意从事斜弱视的医生不多,一台双眼的斜视手术收费才元。”许多同行要感激她,是她重新据理申报了物价,医院开展这一个专科,那些痛苦的孩子们又有了希望。

刘红,复旦大医院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斜视、弱视、复视、眼肌麻痹、视疲劳、先天性眼球震颤、小儿眼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及眼视光专业,尤其擅长各类疑难斜视、复视、弱视及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她说,走上小儿眼科与斜弱视专业,是冥冥中的安排。她曾有两度动过去做其它专业的念头,但她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是母亲的性格影响了她。“母亲是全国劳模,她总是说,只要认真做事,不管喜不喜欢,都一定得做好,哪怕明天不干了,今天还得把活做到满分。这是做人的本分。”

如果是全麻,她的手术病人可以排到一年半之后。她的病人中,百分之七十是孩子,而百分之七十又来自外地,从国外到新疆到海南,从网上知道了她,从春暖花开等到冰雪消融,就等着惊艳一刀。她说,实在没办法,已经最大程度加号了。身体始终在透支,她的孩子夸她,在家从不唠叨,“哪有不唠叨的女人呢,实际上是一天的手术或门诊,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回家就再也没力气说话了。”

病人见着她是无比欢喜的,他们惊诧,一到手术台上,她就满血复活,手术干净利落,踏雪无痕。“术前检查与决策最重要,相比其他亚专科,斜视手术的复杂性在于选择哪条肌肉及多少量,而微不足道的一毫米的肌肉移动,对患者来说就是一念天堂。”

她的一双手白皙修长,骨节有力,当这双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收刀入鞘时,身下的病人霍的睁眼,面上顿时鲜花怒放或激动抽泣,“他们拉着我说,都已经绝望了,准备一辈子生活在阴影里,与自卑为伍。我给了他们一束光,点亮了整个人生。”

她说,生命的意义是五十岁之后才明白。因为偶然的机会有了信仰,改变了内在的生命,纵然门诊室内天天嘈杂喧嚣,各色人等时有状况,但她的面色更从容,语气更和缓,思维更敏捷,“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以找到最美的自己。其实,病人都很不容易,我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的帮助。看着那些小病人恢复正常,可以在成长之路上飞奔起来,那种幸福感最强。”

说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有非常好看的光泽,我知道,她已经渐渐获得了新的力量,在她的感染下,我的心里也渐渐记起许多尘封的美好,它们像我的手脚一样慢慢有了新鲜样式,熙熙攘攘笑闹欢跳,如一群初生的雪白的羊。

1

从四川到美国

“不管读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地去做,这是贯穿我整个生命的信念。尽力地处理好每一个病人,现在是,将来也是。”刘红说道。

年,刘红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高考时,她依从父母的心愿,选择了医学专业,于年考入上海铁道医学院。毕业后又3年,刘红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方向是眼科。“其实在大学时,我就对眼科产生了兴趣——能挽救一双眼,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

在华西医科大学,她的博士生导师是严密教授。严教授是我国神经眼科的开拓者,同时也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病激光治疗的先驱者。拜入这样一位导师门下,刘红后来却没有从事眼底病专业,反而在阴差阳错之下,从事了斜弱视和小儿眼病。

“由于性格使然,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我比较听话,不会过多地纠结,既来之则安之。”

博士毕业之后,医院工作了7年。这7年,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严谨的态度。“医院眼科第一任主任罗文彬,当年曾为毛主席看过眼病,还为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做过白内障手术,传承下来的科室文化就是严谨,在医德医风上给年轻医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7年之后,刘红去美国做了3年研究。她坦言,这3年的这段经历,使人生发生了改变。

“出国之前,有一次医院来了一个美国的眼科医生团——各个专业都有,科里给他们准备了两个视网膜脱离的病人,但美国医生不愿意做——我们盲目骄傲,认为美国医生做不下来,但到了美国才知道,实际上在美国遇不到情况这么糟糕的病人。四川当年经济很不发达,很多病人得了眼疾,但囊中无钱,等凑够了钱来看病时,病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那么,我在美国看到了什么呢?从医疗方面,他们是预防为主,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有这么严重的病情;而医生跟病人的关系很融洽,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度很高。这些对我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做医生这个职业,还有对人生的态度。”

刘红坦言,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其所谓的高尚是不用宣传的,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教养、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2在上海打拼

年,刘红从美国回来之后,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复旦大医院。“引进的原因是,医院不愿开展斜弱视专业的手术,从事这个专业的医生也很少。”

刘红笑道,最直接的原因也许就是收费太低,维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定价水平。当物价局来询价时,甚至还要将价格腰斩。初来乍到的刘红,忍不住递交了一份论证报告,可以说这个举动,直接推动了上海斜弱视专业的发展进程。

“这份论证报告花了很多心血。必须要有人去关心这个事,才能推动它的发展。我把做一台斜视手术需要花多长时间,需要多少医生,做检测要花多长时间——一切拿数据说话。论证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不调整价格,就意味着没有医生愿意从事这个专业,上海的病人只能去外地就医。之后,我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价格相对合理后,医院就开展这个专业了。”

从年至今,将近十年。她说,首先要感谢她的病人。“我是个手术医生,做手术谁都不能打包票——人体很复杂,若手术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会有压力,但有些病人真让我感动,反而安慰我说,刘医生没关系,再观察观察。大概花了一两年,我有了自己的品牌,病人量越来越多,就是靠口碑,从国外到全国各地都有。对于我来说,最愉快的就是看到手术的成功。除了做小儿斜视,我还做成人的斜视和复视。”

刘红十分感谢复旦大医院这个平台。“许多前辈创立下了这个品牌,医院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

刘红的病人越来越多,她的全麻手术要排到一年半之后。她常常收到锦旗,这些故事她如数家珍。她曾在炎热的夏天极度劳累的情况下,为新疆天山脚下的孩子加了手术;她曾救医院却一筹莫展的复视患者;也做过两眼偏差度只有1毫米的手术。这些病人在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无一不热泪盈眶。

“其实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上帝给了我恩赐,让我能够用医术救人,造福社会,我很满足。”

刘红的病人中间,大部分是孩子,来的时候是四个家长陪一个孩子来就诊,她的诊室永远不可能安静。嘈杂是一种常态,她经常感到疲惫。“有时我也会不耐烦,会不由自主拔高嗓音,但一想到病人不容易,马上会将声音降下来。所以,我对学生有一个要求——病人挂了你的号,你就有责任把他应该知道、应该注意的事对他交代清楚,这是底线。如果遇到有的病人错挂了我的专业,我会尽量帮他转诊到合适的医生——他挂了我的号,我就应该对他有一个交代。”

刘红表示,斜视、复视手术的难点在于制定手术方案。一只眼睛6条肌肉,两只眼睛12条肌肉,双眼的平衡还涉及大脑的中枢控制系统。“不仅仅是经验,肯定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的手术仅仅是操作,但这个专业不是;检查也很辛苦,年轻医生都说检查比手术还累——查斜视度、眼球运动等,再选择做哪条肌肉,做多少量。”刘红一直不断在改进自己的技术,同行、学生对她的评价是,“干净、切口小、效果好”。

年,刘红有了宗教信仰,她愿意为自己的灵魂花点时间,也是一种救赎。对于医生的价值,她引用了圣经的原话:安慰、造就、劝勉。

口述实录

唐晔您对手术的风险是怎样理解的呢?刘红手术做了这么多,既有经验的积累又有理论的支撑,有些病人会问我风险有多大,成功率有多高——我会对他说,如果我心中没底不会去做这台手术,但任何一台手术均不能保证%成功。唐晔您的第一面锦旗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故事?刘红年医院不久。遇到这样一个患者,患者在路边看到儿子出车祸受惊吓晕厥了,之后就发生斜视、复视。医院做了斜视手术——术后外观有改善,但是仍有复视,下楼梯还要遮住一只眼,多次就诊,医生均说没问题,家人也不能理解她。后来因为复视来我院就诊。当我做完手术,术中让患者坐起来后,患者当场就哭了起来——她说现在看到是另一个世界,这两年太痛苦了,家人也不能理解她。我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她送锦旗来时给我深深鞠了一躬。其实,这个病就是斜视导致的复视。唐晔现在对您来说,每天的病人有多少?刘红门诊一个上午约70个。手术一般一天14、15个。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当有病人告诉我在上海住宾馆已经好几天了,我不忍心拒绝,就加号,加手术。唐晔这么多年,有没有比较遗憾的一些事情?刘红在斜弱视治疗方面,我会密切跟踪国外最新的治疗观点。例如弱视治疗,主流观点认为相当一部分患者不需要做任何训练,患儿家长由于焦虑,过度训练,给患儿增加不少精神负担及耗费太多时间,当我对患儿家长说不需要做训练时,有些患儿家长不理解,而且会误会我的善意,指责我。其实,医生的话不是凭空想象,有理论依据,当我的善意被误解,我会很难过。唐晔这么多年过去,您的性格有没有变化?刘红我原本性子很急,最近开始变慢了。因为有了信仰,这对生活、对工作都是一种支持。回想我的人生,我作为医生,作为母亲,作为妻子,都有很多需要救赎的地方。唐晔如果从头来过,您还会这样选择吗?刘红我没做过其他职业,现在做医生很好。虽然遇到很多事情,但是我不会动摇。我先生跟我儿子说,你妈妈是有福的人,因为她以工作为乐——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会愁苦,而我努力工作,甘之如饴。

采访/唐晔编辑/吴端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长按添加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安卓用户专用赞赏通道

YW_ry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安卓用户专用赞赏通道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医院
白癜风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yjz/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