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阳阳因为脑瘫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自主走路。年轻的父母倾尽所有为孩子求医治疗,但都看不到明显的好转。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觅得良医,让孩子能恢复正常走路。
脑瘫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
脑瘫患儿肢体运动障碍,8岁还走不了路8岁脑瘫患儿阳阳(化名),来自河北。患儿出生时早产,乏氧,出生医院,于保温箱中治疗,头部CT检查提示缺氧性脑病后遗症。阳阳8个月的时候,母亲发现他坐不好,总是东倒西歪的,当时以为可能是孩子还小,没有太在意。而到了阳阳一周岁时,别的孩子都能走了,他还不能走路。孩子头老是歪的,“让他坐好了,他就挺直一会儿,一不说他就又歪了。”父母带医院、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诊断为脑瘫。这些年父母带他不断地求医治疗,吃过药、做过康复训练,两人挣的钱都用在了儿子的治疗上,但是却一直看不到效果。到现在孩子自己还不能走路,需要在家长搀扶下才能勉强挪步,而且双膝屈曲,无法伸直,右脚走路时内旋。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脑损伤七八年的艰辛求医路,家长感觉特别失望,甚至听到别人说脑瘫就是不治之症,年轻的父母更有些心灰意冷。但是即使再难,父母也要坚持给孩子治疗,“我就得挣钱给儿子看病,不给孩子看病挣了钱干什么?吃喝玩乐花了,那我就没有这个儿子了!我一定要给孩子看好。”阳阳的父亲说。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后,接近正常孩子行走姿态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后来阳阳的父母了解到中医院神经外科开设脑瘫专业组,王东主任开展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可以很好地缓解和改善脑瘫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症状、智力迟缓、语言障碍、流涎、斜视等症状。于是,父母便带着阳阳赶到北京求医。入院后,王东主任对患儿病情进行详细诊断评估,患儿下肢肌张力过高,已经达到四级,所以康复训练已经无法缓解症状,“做康复训练就是在于肌张力做对抗,如果不把肌张力降下来,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是没有效果的,需要手术治疗。”王东主任表示。王东主任带领团队查房王东主任召集专业组相关专家进行会诊讨论,充分交流研讨、分析病情,制定科学周密的治疗方案。随后王东主任主刀为患儿实施周围神经缩窄术。经过手术治疗,阳阳的姿势和肢体运动大为改善。术后几天,阳阳在病区走廊里进行康复锻炼,周围的其他病友、叔叔阿姨鼓励他:“小伙子真棒。”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对比阳阳的母亲介绍,手术后儿子的改变很明显,“这次治疗特别满意,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效果了。儿子现在两腿可以伸得很直,也可以自己下地走路,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孩子的走路姿态,我们特别满意。”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型脑医院神经外科脑瘫专业组王东主任介绍,阳阳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痉挛型脑瘫,这也是脑瘫中的最常见类型,大约占到70%左右。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姿势异常和肢体运动障碍,具体的症状表现有剪刀步态,也叫交叉腿,就是走路时两腿交叉;尖足,脚后跟放不下去;两脚内翻;仰趾畸形;膝关节屈曲;前臂旋前障碍、握拳不紧、拇指外翻等等。王东主任手术中王东主任指出,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脑的损伤导致周围神经信号过强,肌张力增高,从而造成肢体肌肉痉挛。患儿三岁以前需要坚持做康复训练,但是如果脑瘫患儿肌张力在三级以上,那么仅靠康复训练可能无法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所以一般患儿三岁以后,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王东主任所开展的周围神经缩窄术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症状改善和缓解有显著确切的效果。王东主任介绍,周围神经缩窄术就是在肌电监测下,将相应周围神经束部分切除缩窄,减少过强的神经信号,使肌张力恢复至正常状态,缓解肢体的痉挛状态,再通过术后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从而恢复正常的肢体运动功能。姓名:王东
医院:中医院
科室:神经外科
职务:神经外科脑瘫专业组负责人
职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执业经历:现就职于中医院脑血管病神经外科,从医以来一直从事脑瘫诊疗的工作研究。开展脑瘫智力障碍、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的评估、手术及康复工作、开展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手术治疗语言障碍、智力发育、流涎等症状;开展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肢体功能障碍,姿势运动异常,肌张力增高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电生理肌电监测达到精准调节肌张力,矫正患者异常姿势。
从医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各类小儿脑瘫、周围性面瘫、烟雾病、颈动脉狭窄、偏头痛等的外科治疗,至今完成各种外科手术五千余例。
联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