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叨叨叨:昨天是父亲节,爸爸们都收到祝福了么?亲爱的家人没忘吧^-^。人们都说父爱如山,这点在猫爸身上体现无遗。“父子游学天”这一系列文章,每篇都能体会到浓浓的爱。
为了庆祝父亲节,在小编的威(bao)逼(li)利(qiang)诱(po)下,猫爸点灯熬油、起早贪黑的写出本文,分享他当爹的心路历程。
Sherlock这家伙出世前、后,简直了,把家里的生活搞的乱七八糟!
生活步骤那是改的不成样子,不是把屎把尿的问题,而医院熟客,这中间经历早产、脑营养低、甲状腺低下、白血球过少、眼睛手术......,这就医院之间的烧脑医疗动作片。
当个爹,容易嘛?!
1
Sherlock来啦!或许是体质的关系,老婆大人怀孕起,老天爷已经开始提示,这部医疗片的精彩只是刚刚开始。
一切从怀孕开始的三个月,被医生陆续二次诊断为「先兆性流产」,分别医院,这两次住院,心里头虽然紧张,总归觉得会没事的。确实后来孕期的第四、五、六这三个月,感觉风平浪静了,就像大家都说的,前三个月是怀孕比较危险的时候,只要渡过这三个月,胎儿基本算是稳定、著床,就能牢牢抓住妈妈身体。
但是,怎没人用力提醒一下,
从第七个月开始,又是另一个危险期呢?!
第七个月开始,那让人冷汗直流的「先兆性流产」这五个字又开始出现,实在让人不禁怀疑是真的这么严重了?还是医生预防的警告说法?
反正都要住院就是了,先是住院一次,第二次,这个像红牌的警告的「先兆性流产」批示,直接让我们医院。
这医疗大片,有几个惊悚环节,紧接著开始第一个了。
怀孕才刚满29周,在医院保胎的大半夜里,老婆大人突然不舒服,请了护士进来后,护士赶紧接著请医生进来,医生诊断完说:「进!产!房!」我诧异了一下,才29周啊!
这时来了几个护工,直接就把病床推走,往楼上的产房走。不一会儿,护士拿著几张纸来要签名,大约就是医疗行为可能有危险之类的,要家属签名给予背书进行医疗,边看的时候,护士语重心长的解释,「29周早产,太早,一般不太容易保的住,要有心理准备!」这时心里咯噔了一下,问「妈妈呢?!有什么情况先保妈妈。」
「现在医生、护士都进产房了,到时候有情况会跟你说,先等著!」
说著说著,也不知道等了几个钟头,老婆大人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医生说,看来是一时半会儿还生不出来,试著尽量保胎,越长越好!
2
保护Sherlock大作战接著下来就保胎全面大作战,此战连绵了四周。白天打个地铺在老婆病床边地上坐著,晚上由于男家属不能在大病房内,所以每天晚上租一个活动床在病房楼的走廊睡觉,晚上婴儿的哭闹、产妇的哀嚎,此起彼落,那是夜夜都像睡在夜店旁啊!除了熬,那就是一连串的性命攸关的选择题要做。
01
老婆甲状腺亢进发作
要吃药,那只有两种药可以选,医生建议吃其中一种比较不影响胎儿,所谓的比较不影响是只约只有万分之一流入胎儿体内。你说医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吃?还是不要吃?
02
老婆的病情稳定了
该换小孩来事了。甲状腺亢进的症状之一就是新陈代谢变快(当年老婆甲亢一发,身材立刻那个苗条......)、心跳加速,老婆吃了药各项身体数值回到标准。
那小孩可不依,这会儿因为药,小孩心跳速度也慢下来了,那这药还吃不吃?要换药吗?
03
大产房里人好多
大产房一共六张床,满的时候孕妇六个人,每个孕妇可以一个家属及一个月嫂陪床。
高峰时正值老婆之外的五张床全部生完小孩,一屋子总共二十二个人,小小地方,可以说是,十!分!热!闹!
特别无论白天、半夜,只要一孩哭,床床相连,五个婴儿陆续启动哭闹模式,宛如大半夜里突然响起命运交响曲……
但是安胎孕妇被要求必须休息的呀?!
04
隔壁床要生了!
隔壁床来了一个产妇,从进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哎肚子疼,可疼的她呼天抢地,肚子的小孩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当辛苦到极的产妇哀嚎了四十八小时之后,医生说,你可以考虑剖腹产了。
旁边的婆婆,立马接声喝道「不行!要顺产!」
此时身为病友的老公,只有对那媳妇报以无比同情的眼光。
老婆侧着身,轻轻的对说:「她在‘哎’下去,她不生,我都保不住胎了」………
3
十一长假,Sherlock诞生!到了保胎满第34周又一天,又正逢十一大假,医院刻意错开孕妇住院时间,这样假期医护人员才能尽量休息,所以此时不仅医护人员少了,大病床的人也少了。
每日查房的护士说,「不错不错,过了34周,就算是对胎儿比较平安的周数了,可以去洗澡,轻松一下,但动作一定要轻!」渴望洗澡许久的老婆终于露出满面笑容,开心的缓步去浴室。但洗漱一下之后回来,进大病房的时候,一手插腰一手扶著病房门说:「快叫护士,要生了!」
十一大假,医生护士都少的情况下,就要生了!!看著现在的儿子很想揍他一顿,能挑好一点的时间吗!!生了,也只看了一眼,由于早产,初生儿必须送去暖箱。看完小孩地一面有个感觉,「不太帅啊!」由于老婆有甲亢,知道胎儿一般有可能受影响,所以一而再,医院要注意足底血筛查结果(婴儿初生必须进行足底采血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严重疾病)。结果,医院说,正逢十一大假,无法检查,必须要等十一大假上班后才能检查。唉呀我的妈啊!甲低会影响胎儿智力发展,这要拖到什么时候,然后四处打电话问,北京有资格作检查的中心,结果是,都放假了。心里恶骂:「天啊,十一大假,真的都不上班啦!」
4
Sherlock甲低怎么办?没办法了,只有忍了,焦急的等到上班日,还是去催著护士帮忙盯著送检的结果,果不其然,结果出来「甲状腺功能低下」。
这时赶紧去问主治医生,这主治男医生人挺和善的,应该会帮忙下一阶段治疗。
「医生,检查结果甲低,怎么处理?」
「这甲低,应该没有处理办法吧?!就先这样观察吧。」很想大声来一句国骂,但碍于老婆、医院当人质,只有回一句“是吗?”!?
由于事先已经做好调查,知道甲低影响婴儿智力发展,所以一方面不想让医生难看,二方面必须让孩子得到治疗。
前后总共三次,叨叨医生,这检查报告甲低怎么处理?
直到第三次因为刻意在主任医生面前问,当这主治医生还是回答「甲低应该没有治疗办法」时,主任医生果然是有经验,马上一个箭步过来,「甲低必须治疗,会影响脑子发展的!」
主治医生:「喔,是吗?!」
如果这时候,手上有斧头,估计已经下手了。
和蔼的女主任医生转过头来跟我说,「医院,医院,甲状腺这类内分泌疾病,医院会诊。
很简单,医院挂号,带著验血报告、身高、体重,请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开药,把处方跟药带过来,护士会帮忙喂药的。」医院内分泌专家号,带了资料,看完医生,医院。这件揪心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5
终于可以出院了然后迎来出生第二周,由于是早产,医院规定必须做脑部X光,这是第二次看到孩子,第一次抱著他。
就在以为事情逐渐平顺了之后,主任医生看完X片说。
医
脑营养有点不足,建议打点营养针。
爸
(天啊,医生这样建议能不听嘛!?)
好,打,医生怎么打,孩子这么小!
医
打皮下,头皮针
爸
(听完一脸楞,针扎入头皮下啊!
后来接到小孩才看到所谓的头皮针。
唉,还是心疼!)
这之间就不深谈每天早晚跑一趟暖箱房门口,询问护士,小孩今天吃了多少、拉了多少、体重多少、身高多少......
总算出生满一个月,可以出院了。
以为烦心事就此差不多了吗?!
6
每个月都要抽血的小孩由于甲低,必须做周期性血液检查,这查着查着,查出了其他问题。
儿科医生说,
孩子可能有造血问题,现在检测出白血球过少。白血球少,容易生病,是不是一直都这样还是会改善,不太确定。
要做一个抽小腿骨骨髓的测试,确定是一开始的造血就有问题,还是身体其他机能消灭了白血球!
听到这,孩子妈直接就奔泪了。安排了住院后,当天进手术室,现场围了一批医生,对的,是一批,因为有实习医生,然后请家长离开手术室。
「这是为啥?一群实习医生可以在里头,爹娘必须出来?!?!」
检查结果,造血时就出现白血球过少,所以是造血初期就有问题。
医生给的治疗建议是1.每天吃预防性抗生素,虽然是抗生素,但是是非常轻微的,否则孩子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生病,生病之后痊愈也会比较慢,所以每天要吃这个药。
2.减少在屋内的公共场所活动,尽量在开放的空旷空间,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3.平常家里的用品多消毒,保持卫生。一般来说,等孩子满周岁以后,年纪越大,抵抗力和体质都会改善,一岁、三岁、六岁这三个年龄是大幅改善的重要时间,到时候再看指标。
4.每个月验一次血。
从此到一岁半,Sherlock每天服用预防性抗生素,这个习惯让他后来吃什么药都没有困难(只有百般无奈的这样想啦)......
同时开始了每个月的验血检查,没多久,验血处都认识这个小孩了,甚至后来直接指定一个非常有经验的护士,小孩叫她「陈姨嫲(音:ma台湾话发音)」,因为只有这位姨嫲能从这几个月大的小孩手中成功抽出血,其他新手对几个月小孩扎一、两次针没抽出血后普遍都会面露恐惧,然后还是请陈姨嫲来接手。甲低、白血球过低之后,老天爷继续跟我们家开玩笑,三、四个月后,明显发现孩子有对眼了。
7
一切为了“立体视力”医院带回家的一、两个月,只是偶尔觉得小孩的眼睛往中间跑,由于不明显,所以不是特别在意,直到三、四个月,发现这个传统说法叫对眼,医院叫「内斜视」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当然,继续找医生。医院,医生的说法也很简单,马上开刀矫正,或等长大一点再开刀矫正,虽然迟早要开刀,但身为孩子的爹,始终不能确定到底什么方案比较好。
医院的外头,一个好心的妈妈跑过来找我,介绍去找一位医生,是专门治疗斜视的,口碑非常好,可以去看看。
听到之后,宛如找到救命稻草,赶忙说谢谢,就去挂号找医生。事后,可以证明这位妈妈真的是好心人,绝对不是医托。老天爷总算不会把人逼近死胡同的。看完医生,再面临一个新的抉择,现在开刀还是不开刀。医生的建议,对我们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出生后八个月内,有一个与眼睛有关系的关键性技能会培养完成,过了八个月,等于身体没有培养这个技能,这辈子就不会再有了,那就是「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简单说,你伸直双手,一只手伸出食指向上指,另一著手用食指,由上往下去碰另一只手的食指尖。能碰的上的能力,就是立体视力。
一般来说,医生、飞行员等职业会有这个要求,日常生活不会有差别,特别是对一个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立体视力的人来说,更没有差别。
深思熟虑后,为了不替孩子放弃立体视力的能力,决定开刀。
这个决定还是挺让人心疼的,看著从手术室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两只眼睛都分别包裹纱布(一般内斜视手术会双眼都做手术),只要当过爹娘的,估计只要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没有不心里淌血的。
为了安抚醒过来,不仅什么都看不到,眼睛还发疼的孩子,我们放弃原来极力阻止他吸允拇指的恶习,心里想著:「就让他先安心一下好了。」
这里,必须要谨慎的告诫所有为人父母,斜视是一个需要专业判断的病,不是老人家、熟人随便说一说就能听的。注意看清楚了:「除了医生说的,其他人说的都当放屁!!!」
有一种看起来是斜视,其实是因为两眼间的皮肤还没有随著年纪缩小,所以看起来像斜视,这类情况是会随著年纪长大而改善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斜视。
斜视归咎到底是控制眼球的肌肉的问题。斜视引发的还有弱视的问题,因为斜视通常会导致自然视力偏重到一只眼睛上,使的另一只长期少用的眼睛功能减退,而形成弱视。
所以,斜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务必、一定、绝对、必须要找专业的医生看诊,有必要甚至多找个医生,听听意见是否一致,歪果仁叫「第二医疗意见」。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随便听信老人家说没事,长大就会好,也不要听旁人鬼扯蛋,直接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才是唯一正确,不会耽误孩子的方法。
处理斜视,Shelock总共开了两次刀,因为一般斜视手术全凭医生经验,不是绝对精确的手术,所以大部分需要两次以上的手术。
这相对这些来说,轻微地包天(或称戽斗),表现下颌前突,这都直接可以忽略不记了。
这部医疗动作片,从上演开始到医生说白血球正常可以停掉预防性抗生素,将近两年半,这时才慢慢稳下心来,可以想想什么是当爸爸。现在,还是想跟儿子说:「儿子,不要长太快,老爸还没当够老爸。」
小编文末叨:给老爸们们送上迟来的父亲节祝福!当然也要感谢辛苦的妈妈们啦!一个小家庭就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组成,大家一起辛苦、一起努力、一起开心。猫爸和猫妈是小编非常佩服的有勇气有想法的爸妈,感谢他俩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分享给我们自己的故事,希望Sherlock一家生活幸福!
猫生活
闲适有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