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手术
在古代
恐怕是连彪形大汉听到之后
都要闻风丧胆的事情了!
尤其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
医学技术相当不发达
麻醉剂也还没有普及……
西医外科手术
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时,做手术的窍门就是
简单粗暴,场面鲜血淋漓
并且伴随着很高的死亡率
那场面……
绝对是你最不想体验的“灾难片”!
不过
由于当时医学发展的落后
外科医生们还不敢对人体内脏胡乱操作
大多数的手术
都是针对战争中负伤严重的士兵进行的
有很多人缺胳膊少腿、血流不止
不得不进行截止手术
而手术场面,通常是这样的:
将病人绑在手术台上
几个人用力按住
医生以最快的速度
在病人的嚎叫声中手起刀落……
还有一部分手术
应用在除胸腹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
比如
眼球穿孔、胸部切除、下颚修复……
这些想都不敢想的肉疼场面
被一位名叫RichardBarnett的
医药历史学家记录在了书中
本书译成中文名为
《至关重要的防护措施》
里面不仅收集了
17、18、19世纪的外科手术图片
还详细介绍了19世纪外科手术的操作及原则。
首先
来欣赏一下几个世纪前的手术刀
这里主要是外科用锯、刀具和大剪刀
和用于截肢、骨和血管手术。
然后
再来看一下年
外科医生为治疗斜视而进行的手术
没有麻醉剂……
(图片略重口,请谨慎观看↓↓↓)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
医生如何摘除长在舌头上的肿瘤:
舌肌被切开,肿瘤摘除后再被缝合起来
同样不上麻药。
看完这图,我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脑补不小心咬到舌头的感觉。
痛……
书中还有一些更早的图
比如年
放血取血是这样的↓
年,给修女做泪管瘘
(一个在眼部的小伤)
手术是这样的↓
由于手术方式的原始粗糙
医院
术后死亡比例高达80%
就算是做一个在现代
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的手术
在没有麻醉剂的年代
也等同于拿命在赌
比如拔牙!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
曾经提出一套拔牙方法:
先用尖刀分离牙齿和牙龈
再用手或钳子轻轻摇动牙齿
最后用强力的钳子将其拔出。
这套方法可以说比较先进了
但苦于没有麻醉措施
一般人宁可选择继续忍受牙疼
也不愿意体验拔牙的痛苦
这种情况下
中外各国文明在拔牙这个问题上
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
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拔牙!
如果一定要进行手术
那么唯一能减少患者痛苦的办法
恐怕只有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了
换句话说,就是用力快速切……
正因如此
当时手术的速度
绝对代表一个医生的水平
患者对于执行手术的外科医生的要求
基本也就是眼疾手快和“心狠手辣”!
于是
一系列骇人的“手术速度纪录”
就不由得诞生了:
法国名医让多米尼克拉里
24小时为个病人做完了截肢手术。
俄国外科医生皮罗果夫
可以三分钟锯断大腿
半分钟切去乳房。
而英国医生罗伯特李斯顿
更是以手术奇快出名
人称“李斯顿飞刀”。
据说,这位医生中的大神
给病人截一条腿只需28秒……
所以,实现“刀下无痛”
一直是当时医学界最大的理想之一。
我国战国时期曾有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说关羽边喝酒边下棋下棋
其实下棋只是借口,喝酒才是关键
能起到麻醉的效果。
当时最搞笑的医嘱就是:
烈酒1瓶,医患各半
术前30分钟干了共勉……
后来,直到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再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
发现、使用和推广之后
医学才正进入了手术无痛时代。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医学发达的年代……
-END-
往期精彩
多斤的相扑选手,漂亮女孩争着嫁
宇宙最大背锅侠“水逆”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女丑女关了灯都一样?在日本她们的待遇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