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是为了测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了解其屈光不正的性质、正负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轴位,给被检者提供合适的眼镜处方。为了验光正确而不犯技术常规性错误,在给远视眼验光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①6~7岁以下的儿童,若有3.00D左右的远视,是属于正常的生理学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远视度也逐渐减低,乃至发展到正常,故一般不用矫正。如远视度较高,伴有视疲劳、弱视、斜视者,应尽早矫正,并经常戴镜。验光一定要应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日滴眼2~3次,连续滴眼3天后,使眼睫状肌充分麻痹,调节力消失的条件下进行检影验光。
②有外斜视而视力下降者,尽管远视度数不高,只要加镜片能使视力增进者,就要给予矫正,尽量使用调节,加强眼的集合,减少眼的斜度。对中度以上远视、双眼弱视而无斜视者,要充分矫正。若双眼视力相差1~2行者,可不必进行遮盖法。超出3行者,要考虑用遮盖法。
③儿童戴镜应每年进行一次验光检查,如屈光度降低,就要更换镜片,以免过度矫正而成为人工近视。
④成年人,一般远视低于2.00D者,如视力正常,又无自觉症状,可以不矫正。若有症状者,就应配足度眼镜。在阅读或近距工作时出现有视疲劳症状时,也应予以矫正。
⑤对隐性远视部分,可不必矫正。若有神经衰弱、体质差、调节力弱或年龄在35岁左右者,为阅读可酌情矫正1/4~1/2光度。
⑥度数较高的远视,若为青少年,因耐受力和适应性强,可一次性矫正;若为成年人,如一次性矫正,对物像的放大、镜片像差所致的像畸变和色散而引起的不适,是难以接受的,所以要分次矫正。初次宜用能接受的镜片进行矫正,待适应后再加深。
⑦对远视眼的矫正,在获得较好视力的诸镜片中,要选其最大光度的镜片作为配镜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