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sai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到“上睑下垂”,你最先想到什么疾病?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Horner综合征?作为变幻莫测的“魔教”神经科,同病异象、异象同病早已是家常便饭,从肌肉到神经的定位,再到“midnights”的定性,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侦探精神似乎是每个神经科医生的必备锦囊。回到本文的主题,单纯的“上睑下垂”病因众多,加之头颅的精细解剖结构,实难记忆,本文主要从眼睑的神经、肌肉解剖出发,定位诊断,帮助临床鉴别。
眼睑解剖眼睑是由皮肤、睑板及结膜等组织构成的上下两片科活动的皱襞,其相对活动实现了眼的“瞬目”活动。关于眼睑的基本概念大家是否清晰?
眼睑基本概念眼睑可分为上睑和下睑,两者游离缘称为睑缘,两者内外侧链接部分称为内外眦。上睑:上缘以眉为界,下缘以睑缘为界,外至外眦角,内至内眦角;下睑:上缘为下睑缘,下界常至下眶缘,内外界同上睑。
腱膜到睑板和眼轮匝肌的接合处形成重睑线,上睑通常遮盖角膜顶部1mm,下睑通常位于角膜和巩膜交界处。上下睑缘之间的区域成为睑裂,水平径约28mm,正常睑裂高度为9-12mm。
此外,不同年龄睁眼平视时睑缘与角膜缘的相对位置也有所不同,尤其是老年人上睑下垂可为生理性,在诊断考虑疾病时尤其需要慎重。
图1睁眼平视时不同年龄人群睑裂与眼球的关系
图2眼睑下垂分级
边缘反射距离MRD:上睑边缘到对光反射的瞳孔中间的距离,正常为4-5mm。轻度2mm;中度2-3mm;重度≥4mm。
肌肉与神经支配眼肌活动的肌肉主要包括伸肌和缩肌,伸肌主要指由面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图3),缩肌主要包括由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交感神经支配的Müller氏肌,具体见表1。眼眶相关解剖结构见图4。
图3眼轮匝肌(1=额肌;2=皱眉肌;3=眼轮匝肌眼眶部分;4=眼轮匝肌眶隔前部分;5=眼轮匝肌睑板前部分)
图4眼眶解剖结构
眼的自主神经支配特点上文讲到了支配眼睑活动的交感神经,在临床病例中,眼睑的疾病有时伴随瞳孔的异常、出汗等其他特征,进一步梳理眼的自主神经支配特点有助于帮助鉴别相关疾病。
眼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肌肉包括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刺激副交感神经可引起缩瞳、近调节。交感神经核区又称睫状脊髓中枢,位于第8颈髓至第2胸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的节前纤维上行至颈上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神经纤维,伴颈内动脉上行至眼眶,支配瞳孔开大肌、上睑板肌、下睑板肌以及眼眶肌;此外,交感神经还支配同侧半面部的汗腺和血管。
图5眼的自主神经支配
图6眼交感神经支配和Horner综合征
当中枢性交感神经束、睫状脊髓中枢、颈上神经节和/或节后交感神经纤维至眼球的走行中受损时可致Horner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以下症状:眼裂变小(上睑板肌瘫)、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瘫,继发性瞳孔括约肌占优势)和眼球凹陷(眼眶肌瘫)。如果睫状脊髓中枢和由此发出的传出性纤维受损,则还伴患侧半面部无汗和血管扩张。
检查和评估在评估上睑下垂这一症状时,首先需要明确其发病历史、生理性或是病理性等因素,可通过询问家属、查看老照片(身份证)等评估。
问诊内容?出生时是否存在?
?急性还是缓慢进展?
?眼睑下垂的程度在一天当中或疲劳时发生变化?
?是否伴头痛或复视?
?是否有眼科手术史、外伤(包括产伤史)或隐形眼镜佩戴史?
?是否有上睑下垂的家族史?
特殊体征?上睑下垂患者可出现下巴抬高、眉毛抬高的表情来代偿眼睑下垂带来的影响。应嘱患者放松,在第一眼位(平时)时观察眼睑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