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身边开始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有时跟朋友聚会免不了身边都带上自己的孩子,小孩子总是活泼好动跑来跑去,妈妈爸爸为之也很烦恼,然而为了让他们能安静下来,家长只能使用一招,拿出手机或IPAD给孩子播放动画片,这些小神兽才能稍微安静下来。可是随着低龄儿童暴露出来的眼视力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这让家长们为之担心,太多的低龄儿童出现弱视、斜视、近视等等眼睛健康问题。究竟怎样才能保护好孩子们的眼视力健康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外界信号多达90%通过眼睛获取。而人的视力是随着年龄增加、在外界视觉刺激的作用下逐渐发育起来的。宝宝生下来的视力仅有光感,需要通过不断接受外界清晰物象的刺激,才能逐步发育到成年人的水平。1岁儿童的正常视力为0.2度,2岁为0.4度,3岁为0.6度,4岁为0.8度,5岁为0.9度,到了6岁可达到1.0度。6岁以前,尤其是2岁以前是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内,任何眼部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儿童视力发育。那么,从出生开始我们应当给宝宝做些什么眼部检查?应当留意哪些眼部异常呢?
一、1岁以前:
1岁以前,孩子出生时尚不具备固视能力,仅对强光作出皱眉、闭目反应,到3个月时,大多数婴儿可以跟随运动的物体,4~6个月建立立体感,7~8个月时宝宝已有了物体远近和空间感,9~12个月时已经能较长时间注视3-3.5m内物体,能追随落下的物体,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家人在合适的距离与宝宝微笑,缓慢移动头部,和宝宝眼神交流;用色彩鲜艳的物体锻炼婴儿注视和追随能力;玩躲猫猫、扔东西等游戏,锻炼婴儿空间感和立体视。
保健重点:勿遮挡眼睛,婴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一定不要随意遮盖孩子的眼睛。尤其新生儿时期,许多家长担心日常生活光线刺伤宝宝眼镜,而用深色布料遮盖,其实不但没有必要,还有可能影响宝宝视觉发育。
1、新生儿眼病筛查(早产的宝宝尤其需要):出生数天内,医院产科联合眼科可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尽早发现常见的严重先天性眼病,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及严重斜视。对于早产的宝宝,尤其孕32周以前出生或孕32周以后出生但体重低于g,有吸氧史的宝宝,新生儿眼病筛查尤为重要,以期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早期治疗。
2、先天性眼病检查:新生儿泪囊炎:刚出生的宝宝在大哭时不流眼泪,这是正常的,3-12周后才会有大颗眼泪滚下来。但有些宝宝每天都流泪甚至伴有脓性分泌物,家长要注意啦。有可能是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新生儿泪囊炎,下眼睑皮肤都被泪水“浸红”了。鼻泪管阻塞会伴有细菌感染,白天黏糊糊的湿眼屎,量很多,而且眼睛泪汪汪,睡醒后眼屎几乎把眼睛糊住了。发生细菌性感染时,需要托百士滴眼液,这是抗生素,属于处方药。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细菌耐药。若症状较轻家长可自行在家中做泪道按摩,以期疏通阻塞的泪道。但反复感染的小婴儿要积极做泪道冲洗,甚至是泪道探通手术。
3、白瞳症:建议所有婴儿家长观察婴儿瞳孔反光的颜色,最简单的操作是用手电筒照瞳孔区,如果是白色的,就需要警惕了,这可能与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关,需要找眼科医生做散瞳检查。
4、倒睫:婴儿出生时的睫毛还没长出来,但会越长越长的。一部分的婴儿睫毛会倒向角膜,导致孩子每天怕强光、爱流泪的。此时应到眼科就诊检查角膜情况,若无角膜感染,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眼膏来保护角膜,自行在家做双眼下睑的牵拉按摩,随着孩子面部发育,倒睫就会缓解。若擦伤角膜,反复感染导致角膜瘢痕,就需要手术治疗了,以免影响视力。
5、斗鸡眼:斗鸡眼即医学上所谓的内斜视,但婴幼儿“斗鸡眼”很大一部分并非真正的内斜视,而是由于内眦赘皮或者鼻梁扁平所导致的一种视觉上的假性内斜视。随着年龄增长、面部发育,假性内斜视可逐渐改善。但也有部分孩子属于真性内斜视,常见的有婴幼儿性内斜视、高度远视所致的调节性内斜视等,如果家长无法区分,建议至专业儿童眼科就诊。
6、先天性上睑下垂:部分孩子出生后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睁不大的情况,即先天性上睑下垂。如上睑明显遮盖瞳孔区,可影响眼部视觉发育、引发严重弱视,医院评估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手术时间。
二、1~3岁
1~3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一般2岁时为0.4度,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度,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保健重点:谨防眼外伤。孩子逐渐长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还学会了奔跑,眼外伤的可能也增大。这时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家里人在使用洗涤剂时,要让孩子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以免造成眼球表面的划伤和继发感染。
3岁幼儿园入园体检之前,医院儿童眼科做一个全面的眼部检查,进一步排除先天性近视、散光、远视、弱视等情况。尤其父母双方一人或两人有高度近视(度以上)、散光(度)、远视及弱视,因遗传几率较高,强烈建议3岁时常规屈光筛查,如有屈光异常,建议尽早戴镜矫正预防弱视。此外,3岁宝宝可基本配合眼部斜视检查,可通过眼科医生专业检查排除间歇性外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斜肌麻痹等家长不易发现的斜视类型。如严重斜视,考虑早期手术改善外观、改善视功能。
三、4~6岁
4~6岁的孩子视力发育已逐渐成熟,6岁时达到成人水平,视力在1.0或以上。这一阶段若孩子视力异常,会有明显的症状,如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等,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
保健重点:预防近视,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会导致儿童视力下降和近视眼的发生。因此特别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时间,看近40分钟左右要远眺10分钟。限制电子产品使用,原则上不建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幕电子产品,如确有必要,建议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全天总计不超过1小时。另外户外活动很重要,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尤其光照强度佳时户外暴露可明显降低近视发生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进行一次医学验光,测量眼轴长度,预测近视风险。
保护孩子的眼视力健康,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不要图一时安静轻松,而造成孩子眼视力不可逆的损伤,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享受阳光,活动身体,放松眼睛,同样也促进家庭亲情关系。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特别感谢插画师Jessie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