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常见的近视,很多人对弱视的了解都比较少,但是普遍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弱视如不及时治疗,患眼的视力将会永久低下并影响双眼视功能。
弱视很狡猾
之所以说弱视狡猾,就是因为有些类型的弱视症状往往不明显,患儿自己是没有感觉的,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也很难发现。如果因此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眼的视力将会永久低下。
也有些类型的弱视是有症状的。及时治疗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如果发现宝宝看东西时经常有眯眼、斜眼、揉眼、歪头等异常情况,不能坐视不管,要及时就医排查。早发现、早治疗,年龄越小,弱视的治愈率越高。
什么是弱视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引发弱视的危险因素
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远视性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近视度数≥6.00Ds)及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完全性上睑下垂等)。
发生弱视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早产、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患者的一级亲属有弱视及孕期吸烟、喝酒等环境因素。
如何早发现弱视
尽早为孩子进行视力、验光、眼位等相关项目的检查(或普查),是早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弱视的治疗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所以无论患者的年龄大小都应当进行治疗。
弱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消除弱视的危险因素(如矫正屈光不正、手术治疗斜视、治疗形觉剥夺因素等);二是通过遮盖和压抑优势眼来促使弱视眼的使用。弱视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弱视的原因、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治疗时的年龄、既往治疗史、对治疗建议的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等。形觉剥夺性弱视应首先解除剥夺因素,保持屈光间质的透明,屈光性弱视要进行光学矫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