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什么总是反对孩子戴眼镜

我们在日常验光配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近视了,拒绝给孩子配眼镜;或者孩子配了眼镜,却只让孩子在上课看黑板时配戴......

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孩子近视度数快速增长。

我们一直很苦恼:为什么家长总是会反对孩子戴眼睛呢?

01

传统思维定势。

现在的青少年视力存在问题非常普遍,尤其近视的问题尤为的突出。相对而言,大人这个群体视力有问题普遍要比青少年低的多得多。尤其是他们在自己在未成年人这个时期视力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他们就会把自己孩子的视力有问题归咎于某些矫枉过正的原因,比如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听见很多家长说,“我这么大的时候视力多好多好”,“我这么大的时候啥问题都没有”,“我现在视力还1.2”等等等,他们喜欢从自身去考虑问题,他们从心底就对眼镜非常的排斥。

以前的用眼环境和现在的用眼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想想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不过也就10多年的时间。这种现象在年龄偏大的近视青少年家长中比较多见。

02

视力健康教育跟不上。

老一辈人对戴眼镜有很多误解,比如近视戴眼镜会越戴越深,戴眼镜会让眼镜变形、目光无神等等。眼镜其实比较特殊,眼镜严格意义上讲是光学药物。

比如斜视、弱视伴有屈光异常的人,戴眼镜是治疗的第一步。很多屈光不正伴有视功能异常的人,戴上眼镜也是治疗的第一步。家长对眼镜的误解和认知缺乏,是消费者教育的缺乏。

造成这种教育缺乏的原因那就更多了,比如国内视光学的相对落后。

国内视光学真正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温州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开展视光学高等教育),比西方国家晚了快年。视光学和眼科学有很大的区别,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可以自己网上了解)。

开展的晚就代表行业人才有缺口。国内的眼科医生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大部分是不懂视光这一块的,尤其是和光学相关的视光部分,医院医院也是眼科医生和眼视光技师组成的,各司其职。

而国内和光学相关的视光领域主要是眼镜店,专业人才受限,专业的消费者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视光师的待遇,社会认同感、职称体系,再教育等等,这些也都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所以目前国内视光的消费者教育真的是很难的。

03

劣质眼镜充斥市场。

眼镜不像心脏病的药,高血压的药,影响不到生命。所以消费者对眼镜的选择一般都是只要能矫正看清就行。

目前国内有很多眼镜生产厂家,生产的镜片技术比较落后,屈光度、阿贝数、透光率等参数执行标准较低,由于价格便宜,这些劣质镜片在市场上非常常见,造成消费者对于眼镜的价格认知处于几百元的水平,对于质量较好的品牌镜片总是有“暴利”的偏见。

正是这些劣质眼镜给眼镜市场上造成了冲击,完全忽略了眼镜对于视力的保护作用,使得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对眼镜有负面的认知。

04

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在今天,医院看病之前,很多人会先上网了解一下这是啥病,啥原因导致的,要做哪些检查,怎么治疗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能够对生命健康有更科学的认识。而年龄越大的家长越不会这么做,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慢,辨别观点对错的能力差。

比如,见过很多家长相信针灸、降度镜、按摩等,能治好近视、斜视等等,上当受骗白花钱。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etxs/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