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儿童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先天因素
C.环境和教育
D.主观愿望
2.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可能处于()。
A.危机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关键期
3.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
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眼
C.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
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4.1岁前儿童注意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是()。
A.从探究性的注意到定向性的注意
B.从注意全面的轮廓到注意局部的轮廓
C.从无意注意到状态性的注意
D.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5.“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本题考查华生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环境决定论。其主要内容是:否认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故选C。
2.答案:A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的转折时期,往往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被称为危机期。孩子对妈妈的话表示反抗说明他可能处于危机期。故选A。
3.答案:DA项中“若无眨眼反射”并非正常表现,眨眼反射是儿童生而有之的无条件发射;B项中“代偿头位”是患麻痹性斜视的病人出现的将头或面部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借以消除或减轻复视的干扰,并不是弱眼;C项中孩子有畏光现象是与幼儿独特的视觉发展情况相关的,并非青光眼;D项中“斜视”是视力功能不好的表现之一。故选D。
4.答案:C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其主要区别是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儿童最初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研究表明,l岁前儿童注意发展是从无意注意到状态性注意。故选C。
5.答案:B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是对经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整个幼儿期,幼儿记忆都带有强烈的情绪性。“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表达了一种对同窗情义的怀念,属于情绪记忆。故选B。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