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好眼睛

眼睛是人类心灵之窗,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80~90%的外界信息由眼睛获得,眼睛不仅能观察到外界的美景、物体、颜色等,各种变化的东西在眼前出现,眼睛就会迅速发现,时间只需0.01秒。一个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的人,他的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反应灵敏,给人一种健康的,精力充沛的感觉。人的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也会在双眼中体现出来。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丰富、信息变化万千,看电视、上网、看书、读报、写字等等都需要用眼,因此,从小保护好眼睛是人生头等重要的大事。

预防遗传性眼病

⑴禁止近亲结婚: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⑵避免“病病结合”:隐性遗传患者应尽量避免与本病家族史者结婚,更不能与也患有本病者结婚,显性遗传患者其子女发生本病的风险为%。

妊娠期保护好宝宝的眼睛

每个人都希望宝宝出生时就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圆圆的又大又漂亮。眼睛的形成与发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功能逐渐形成。胚胎期眼球发育是否正常,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今后眼睛结构正常与否。雌雄配体形成受精卵后,孕6~8天即形成桑葚胚与胚囊,至孕期16天,已具备三胚叶层分化能力,至第7~8周,眼睛各部分的雏型已完全具备,孕期3个月时形成眼胚,如果在眼胚形成阶段,孕妇患有风疹、麻疹、水痘等,或用了某些可以致胎儿畸形及眼部异常的药物,出生时可以出现先天性缺陷,如小眼球、小角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这些都会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视力关键期与敏感期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人的视力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儿童视力从婴儿刚出生时只有光感,视力逐渐发展起来,不同年龄的儿童,他们的视力也不一样的。婴儿刚出生时只有光感,用手电光照射婴儿眼睛时,会立刻出现闭眼动作,可见瞳孔立即缩小,当手电光移开时瞳孔又恢复到原来大小,这叫对光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婴儿的视力会逐渐增加,满月时能看到眼前晃动的手、奶瓶子等物体,但眼睛不会随眼前物体转动,看见眼前东西时眨一眨眼,这叫瞬目反射。3个月的婴儿能跟随眼前物体转动,这时的视力大约是0.02,眼睛可注视物体很短时间,叫固视反应。小孩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也会逐步增加。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对较强的光剌激应有闭目反应;2个月时视力0.01,就能明显地注视目标和追踪活动的目标;3个月时视力0.02;4个月时视力0.05;6个月时视力0.08;8个月时视力0.1;1岁时视力0.2;2岁时视力0.5;3岁时视力0.6;4岁时视力0.8;5岁时视力1.0或以上。儿童在12岁左右视觉功能发育成熟,3岁时以前视觉发育最为重要,称为关键期,3~10岁为敏感期。这两个时期中视觉发育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3岁以前,双眼视觉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外界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到双眼视觉功能的形成,如果此时发现视觉功能障碍,及时纠正,就能使双眼单视功能重新形成,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所以称为关键期。进入敏感期后,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虽已建立,但仍在完善过程,此时如果发现不良因素影响到双眼的视觉功能,及时纠正,双眼单视功能有可能恢复,甚至完全发育正常,但不像关键期治疗时恢复那样快。

以先天性白内障为例,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期的选择是决定术后患儿视力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手术过早,因患儿全身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患儿眼球小,对手术耐受性差,对用术者操作精度要求高;若手术过晚,必然妨碍视功能的发育,导致弱视及眼球震颤。因此,掌握适当的时机手术是决定患儿能否恢复视功能的重要环节,患儿家长若发现患儿出生后瞳孔区呈白色,要及时就诊,并不是要等到小孩长在才做手术。

儿童视力异常的苗头

儿童由于受到年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限制,常常不知道到自己的视力问题。家长要多关心,平时留意观察,就能够尽早发现孩子视力问题,如发现小孩有以下现医院检查:⑴孩子经常看远处物体时常常紧皱双眉,看电视时眯眼,喜欢走近去看。⑵孩子看东西喜欢歪头,眼睛斜看。⑶孩子经常讲眼睛痛,经常眼泪汪汪,怕光、喜欢用手揉眼睛。⑷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变得急躁,行为和思维能力与同龄儿童相比有所下降减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ss/8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