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远视、弱视、近视、散光的孩子家长都问:“孩子眼睛不好,没有融合视,没有立体视,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子?”
“孩子一直看近的时候说能看清,可是突然看远就说看不清了,隔了一会,就又说能看清,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怎么帮他调理一下?”针对这些大家都特别关心的问题,我为大家推荐一款“隐秘而强大”的工具——反转拍,隐秘是因为很多专业人士并不了解它,当然也就谈不上应用了;强大,是因为使用得当的话,可以大幅度的调节孩子眼睛的灵敏度,使视力相差不大的两只眼睛快速达到融合。
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反转拍”吧!
反转拍反转拍也叫双面镜、蝴蝶镜/拍、调节训练镜/拍、也有人把它叫成“翻转拍”。我们说的反转拍一般指的是“正负球镜反转拍”。
正负球镜反转拍,就是“近视远视反转拍”,一般是由两对(四片)镜片组成。如果把反转拍理解成一个蝴蝶的话,每片“翅膀”上的两个镜片度数一样,两片“翅膀”上的镜片度数不一样。例如一侧“翅膀”上的两片都是+1.00DS(一百度远视镜),另一侧“翅膀”上的两片就是数值相同、符号相反的-1.00DS(一百度近视镜)。
反转拍都有个手柄,相当于“蝴蝶”的尾巴。使用时,就需要把住这个“尾巴”,做“反转”动作。
反转拍的镜片一般都采用树脂镜片(镜片材质和品质因厂家不同差异较大),镜框采用塑料或者树脂材料,框身上会标注反转拍的参数,如“+-1.00DS”。
反转拍的原理1、40厘米处眼镜调节为2.50D,用正片看训练卡时是在已经产生2.50D调节的基础上加强放松的能力。
2、用负片看训练卡时是在已经产生2.50D调节的基础上加强紧张的能力,即还能再刺激出多少调节力的能力。
3、放松与紧张的能力范围越大,调节功能越好,即调节力足够,调节灵敏度高。
反转拍的作用1、加大弱视眼的调节幅度,改善调节功能不足;
2、改善调节灵敏度(调节速度),改善调节滞后;
3、促进视网膜精准成像;
4、促进融合和立体视,改善融合性聚散;
5、有近视防控作用;
6、对于自已眼睛的调节灵敏度可做自我检测。
反转拍的优势1、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眼睛功能锻炼,充分调动眼睛自身的潜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视觉清晰度,使眼睛更舒适。
2、作为视功能训练的工具,操作方便、简单。对眼睛的保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对于视功能异常者可以起到康复的作用。
反转拍的规格+-0.25,+-0.50,+-0.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
家庭训练常用+-1.50,+-2.00,+-2.50较多。
反转拍的使用方法反转拍的使用,分为单眼交替使用和双眼使用。在双眼使用时,两眼分别通过眼前的反转拍镜片注视同一个目标,两眼摄取的图像经过视觉中枢处理会融合成一个像。每反转一次反转拍,刚才已经融合的像就被打断,眼睛和视觉中枢需要立刻处理刚刚反转出现的图像。反反复复,就是一个双眼视觉训练的过程。
融合和立体视并不单单是平面图片的“合像”,还伴随着复杂的调节和集合(眼球内外转)运动。所谓的“融合性聚散”,指的就是因为融合的需要,产生的眼球内外转。这些复杂的双眼活动,通过一副小小的反转拍,都能锻炼到。
1、眼睛距离训练卡40厘米,光线照明良好。
2、训练时先单眼(即遮住一只眼睛训练,先右眼再左眼),后双眼。
3、训练时先易后难的原则。一共5张训练卡从易到难依次为:E视标、不同字母视标、3个字母单词视标、4个字母单词视标、5个字母单词视标。即“E”视标训练卡达到标准后再进行“不同字母视标”训练卡;“不同字母视标”训练卡达到标准后再进行“3个字母单词视标”训练卡,以此类推。
4、开始训练时,先通过正面看,辨别出视标之后迅速翻转用负面看下一个视标,辨别出来之后再次翻转看下一个视标,依次类推。
5、坚持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6、标准:训练直到反映时间不能少于1周期/3秒,也就是每一分翻转20周期,双眼的差别要小于2周期,定制这样的标准可以让眼睛有更充裕的代偿空间。这里一个周期指的是反转拍正负镜两侧各看清一次——如使用+-1.00D反转拍,-1.00D看清一次,+1.00D看清一次,即为1周期。
7、无症状时做该训练可提高眼睛的灵活度,忽远忽近,眼睛交替变化,使阅读更持久、更舒适。
反转拍适用人群1、弱视
2、远视
3、散光
4、斜视
5、近视手术后学生
6、电脑使用者
7、眼睛经常疲劳者
8、近距离工作较多者
9、司机、有早期老花者
10、近距离工作困难者
11、近距离阅读不适者
12、戴眼镜疲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