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已经是现在视光行业里比较熟悉的概念了,但是很多青少年患者及父母还是不清楚这个概念,也不知道训练是怎么回事。
视觉训练是除了手术、戴眼镜之外另一种治疗效果好,儿童接受度高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最早出现在国外,科学家们发现有些特殊的图象和视觉模块,能够通过双眼刺激大脑,让大脑自行调整眼位和融合能力,增加立体视,对孩子的斜视产生很大的治疗作用。除了治疗斜视外,有些视觉训练还对弱视、眼球震颤等疾病有治疗效果,临床上也可用于斜视手术后做为辅助治疗。另外,视觉训练被发现对于斜视、弱视的预防,眼睛疲劳的恢复都存在一定效果。训练基本方法戴上特殊的眼镜去看电脑上特定的图像,或玩特定的游戏。总之,视觉网络训练是一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前景十分广阔的治疗预防手段。
书面的解读是:视觉训练是指利用光学和心理物理学等方法,对眼睛的调节、集合、以及调节和集合的关系,从而提高视觉系统的视觉功能、视觉舒适度,达到改善及修复双眼视异常的目的。
根据训练方法和所涉及的训练工具,可以将训练分为家庭训练方式和训练室方式。
训练室强化训练方式是指必须在专业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适用人群较有针对性,产品操作以互动体会的方式进行,同时,要根据训练体会调整不同阶段的训练方式和方案。
家庭训练方式是指可以在父母的监督关照下进行,训练产品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各产品之间附带联动关系,效果明显。
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都是视觉的一部分。
视觉类感统失调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但造成的影响在大多数孩子身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例如:孩子总是把字写出田字格以外;好好走着路却总容易撞到家里的东西;鞋子总穿反;数字6和9以及拼音p和q搞混等,这些都是儿童视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视觉有5大功能:
1、视觉的联想功能,也叫视觉的整合能力,你看到一样东西,能想起另外一样东西,比方说看到一朵白云,有的就能看出来像动物,有的孩子就不行;
2、视觉的记忆功能,看了记不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视而不见;
3、视觉的分辨能力,就是能区分开来这是甲,这是乙;
4、视觉的手眼协调能力,就是看到的和手能触碰到的一致;
5、视觉追踪能力,有的孩子无法自动追踪,比如要连线,他就只能用手指着。
提升视觉类感统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从小训练视觉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促进视觉发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就可以起到视觉训练的作用:
1、传接球: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里进行传球游戏,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孩子,让孩子充分参与。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在室外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这类运动能充分锻炼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和视觉追踪能力。
2、捡豆子:利用家里的食材进行训练,在盘子里放入黄豆、绿豆、红豆等大小相近的豆子,让孩子动手把相同颜色的豆子挑出来,归类放置。除了用手以外,也可增加难度让孩子用勺子进行,这项训练不仅可锻炼孩子的视觉反应,也可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3、找不同:在网上找一些只有细微不同的图片,让孩子观察并辨认,用手指认两幅图片不一样的地方。
4、钓瓶子:用一根长一点的木棍,前端绑上约30厘米的细绳,绳子的另一端拴一段4厘米的小木棒,让孩子在一定的距离以外钓起竖立的矿泉水瓶(去掉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在一定时间内钓得越多越好。
5、连连看:取十张扑克牌,需包含五对相同数字的牌,牌面反面朝上依次排列。规定孩子每次只能翻看一张牌,记住数字后还原为反面朝上的状态,直到能准确配对两张数字相同的扑克方可撤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