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视力问题,一向是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近视率逐年攀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的现在。
至于宝宝近视的原因,除了遗传性因素以外,我想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将其归咎于电子产品。
的确,现在的小朋友接触各种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手机/ipad等都是“哄娃神器”一般的存在。
哪怕咱们现在,要是近视度数高了,是不是也会被老妈无情地吐槽一句“都是手机看的~”
可是,电子产品真的是眼睛的终极杀手吗?影响孩子视力的还有没有其他隐藏元素呢?
不妨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来了解下吧!
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电子产品真的是眼睛的终极杀手吗?
还真不一定!
当然我们得承认,电子产品一定会对娃的眼睛有影响,但它对眼睛真正的影响不在于其本身对眼部的刺激,而在于如何使用。
2岁多宝宝出现高度近视的新闻,还记得吗?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导致他近视的原因,实际上是过早、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
用眼过度!!!
也就是说,电子产品对视力产生影响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握好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和观看时间以及一些观看时的习惯。
如果用眼过度,不单单是电子产品,看绘本、玩积木、玩拼图...任何长时间使用眼睛的活动,都可能造成眼睛的干涩疲劳,成为娃近视的诱因。
怎么做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
18-24个月以前,尽量避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视频聊天除外)。
18-24个月,如果您想引进,请选择高质量的节目,并与孩子一起观看,帮他讲述他看到什么?在这个年龄段避免让孩子独自观看视频。
2-5岁,限制每天观看视频的时间为1个小时(这个比之前更严格,之前是规定不超过2个小时),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把他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周围的世界。
对于电视呢,个人则建议越晚引入越好
另外,不管是看电子屏幕,还是读绘本,美国眼科专家都建议:
每持续用眼20分钟,就看看20英尺(6米左右)的远处,然后停留20秒以上。让眼睛能够得到放松,不至于过度疲劳。
此外,观看时也应注意距离和坐姿。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啦:
影响宝宝视力的,还有没有其他隐藏元素呢?
当然也是有的!
01饮食不当饮食不当可以说是隐藏的比较深的因素了,很容易逃过我们的视线,偷偷损害孩子的视力。
比如,糖类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存在。
碳水化合物(糖类)摄入过多▼
有研究表明,近视的患病率在低龄人群中逐年上升,还可能与糖摄入过多有关。
这其中有两个说法:一是糖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
二是体内血糖增高,相应地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变形,屈光度增高,加重近视。
维生素D缺乏▼
还有研究表明,患有近视的人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
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视光学院的说法:维生素D有支持眼睛晶状体周围肌肉组织的功能,如果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眼球前后径拉长变形。
怎么做想要预防近视,饮食合理也不是喊喊口号。要营养均衡,多吃一些促进孩子视力发育的食物:
?维生素A——预防眼睛干涩不适
多吃动物肝脏、蛋黄、奶制品、黄绿色的蔬菜瓜果,比如:南瓜、芒果等。
?维生素B群——视力保健
多吃瘦肉、豆类、糙米、胚芽米等
?维生素C——防止视网膜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和水晶体老化。
多吃西红柿、草莓、奇异果等蔬菜瓜果。
?蛋白质——增加巩膜弹性
多吃肉、鱼、蛋、奶等。
?微量元素钙、铁、锌——保证宝宝视力正常
多吃核桃、大枣、花生、玉米、南瓜、蘑菇等。
02咀嚼能力咀嚼能力影响视力?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面部是一个完整的肌肉群,你可以感觉一下小口轻轻咀和大口用力嚼不同咀嚼方式带动的肌肉群是不同的。
当你大口啃、用力嚼的时候,整个面部肌肉包括负责调节视力的晶状体和睫状肌都能被带动起来。
但现在,很多父母过于追求“精细养育”,孩子入口的东西恨不得都做成糊状,导致咀嚼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锻炼。
而如果失去了这部分锻炼,晶状体调节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宝宝也会更容易近视。
怎么做当然要从提升宝宝咀嚼能力这方面入手啦。
03户外运动户外活动的减少,是孩子们患近视几率增加的一大原因。
有研究表明:每周平均3小时户外活动的儿童与每周有14小时户外活动的儿童相比,患近视的概率多9倍。
经常户外活动的孩子,接收充足阳光的机会多,这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保护眼轴不会变的过长,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但要注意避免强光和强烈紫外线)
但在室内的弱光下,这种刺激会减少,更容易导致眼球变形。
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期间,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可以充分地放松眼部肌肉神经,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近视的诱因各有说法,但却一致同意,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
怎么做想要预防近视,多带娃户外活动准没错,每天可累计两个小时。
如果当天接触电子产品或者看书比较多,相应的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眼部的压力一样能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室内乐园不算哦,必须是大自然中的户外活动,这几乎是最简单、最方便、也最科学的预防近视方法。
04光线环境适当的光线虽然能够促进宝宝的视力发育,但是一旦过了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太强烈的光线,容易刺激眼睛,对宝宝的视网膜造成伤害,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
比如户外强烈的阳光。宝宝的晶状体相比成人更加透明,紫外线到达视网膜的比例也更高,太强烈的光线容易造成伤害。
此外,还有浴室里的浴霸、直射眼睛的日光灯等等也容易造成视力损伤。
怎么做一个大的原则就是避免直射。
?室内活动时(看书、玩游戏,包括看电子产品):光线柔和且充足,不刺眼不闪烁是基本要求;如果是晚上,要采用屋顶灯+小台灯(距离读物50cm处)的形式。
?室外活动,注意避开阳光强烈时段,利用太阳帽、太阳镜等进行遮盖防晒;太阳镜不会对视力产生影响,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不方便戴的情况下,使用其他遮挡形式。
?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灯。宝宝眼睛一直受到光线刺激,会使眼睛长期处于收缩和紧绷状态,无法得到放松,过度疲劳导致近视的产生。
05噪声影响宝宝的视、听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到视觉神经,导致眼睛对光亮的敏感性降低,视力清晰度会有所下降,色觉、动态视力以及视野都可能发生异常。
怎么做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相对柔和的声音环境。
早教音乐等选择舒缓、轻快、轻柔的音乐;音频设备、家用电器尽量不要同时使用。
0-6岁宝宝的视力会经历一个逐步发育的过程,基本如下所示。
新生儿
视野狭窄,偶尔会斜视;对光有反应;只能看清眼前18-38cm的物体。视野只有45度左右。
2~3个月
具有注视和两眼固视的能力,但无法持续太久。3个月时视野能达到度。
4~6个月
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会伸手抓眼睛看到的东西。
6~12个月
双眼可对焦,能上下左右的看;会调整姿势看自己想看的东西;8个月时跟父母玩捉迷藏游戏时会找;到1岁时,视力能到0.1-0.2。
2岁
视力约为0.4-0.5。能看清事物远近,能跟上快速移动的物体。
3岁
视力约为0.6-0.7,立体视觉建立已经完成,2D图像变成变成3D。
4岁~6岁
视力逐渐趋于1.0,视力发育趋向完善,立体视觉发育成熟,跟大人没什么区别啦。
而3岁以前是宝宝视觉系统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发育情况的好坏,几乎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视力水平。
而且,近视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降低近视发生的几率。
所以,对于有可能引起孩子近视的原因一定要加以重视。了解清楚原因,才能做到及时预防。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育儿
教育
心理学
情感
你好,我是可可爸
欢迎一起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