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案例的分析
1、学生杨某,9岁,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也没有明显屈光不正,但看书20分钟左右即会出现眼胀、头痛、怠倦、视物模糊等症状,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下降,医院眼科就诊,医生认为他眼部无明显疾病,开了点眼药水,点后没有效果,最近随着功课的加重,李某症状日益明显,医院检查没有结果。直到四个月前,到我中心就诊,专业人员为他进行了双眼视功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ANP0.30m、AMP3.33D、CNP0.25m、AC/A=2△、Phoriax-8x’-14、FCCLag1.25D。被确诊为调节/集合不足,调节滞后,低AC/A外隐斜。后经强化训练一月,配合家用Flipper、自我手指训练和近用附加正透镜处理,三个月复查,调节、集合的各项参数都得到优化,症状明显改善,最近随访,杨某诉:“看近时的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很多人认为,只要双眼视力、屈光正常范围,就属于双眼视功能正常,甚至部分眼科医生也这样认为,导致大量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上述例子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从病例提供的信息来看,该患者视力尚在正常范围,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这就需要我们从双眼功能方面进行检测,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对症处理,通过检测,这位孩子双眼视功能异常的问题比较突出,之所以长期以来近距离用眼即出现眼胀、头痛、怠倦、视物模糊等症状,其症结就在眼调节/集合上,当他近距离用眼时,由于眼的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眼的内外肌都处于紧张性疲劳状态,几乎没有肌力的储备,所以不能持续近距离用眼。这个孩子如果只停留在视力、屈光检查,则发现不了问题的症结,双眼视功能异常得不到纠正,发展到一定程度,近视眼、斜视眼就会接踵而来,双眼视功能异常对孩子眼健康的伤害很隐蔽,一旦引起近视、斜视,家长才会重视,殊不知,双眼视功能异常只要早期检测出来了,是可以通过训练纠正的,纠正了双眼视功能异常,能预防近视、斜视,当近视、斜视木已成舟,无论配戴眼镜或做斜视手术都是麻烦事。
2、学生谭某,11岁,发现视力下降两个月,家长已要求老师把孩子调到第一排坐,眼镜店说要配-1.00D的眼镜,后经我中心了扩瞳检影,诊断为“调节痉挛”“假性近视”,专业人员为他制定了一个暑期康复方案,包括强化训练,和家庭训练、体育锻炼,家长和孩子都很认真执行,暑假结束时视力已恢复正常,我们告诉家长孩子长期坐第一排不是好事,要轮回坐,要坚持眼肌的锻炼,定期检测,防止调节调节性近视向轴性近视发展。
“调节痉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由于该孩子近距离用眼过度,负调节时延长,收缩-舒张反应迟缓,远点很难回复到∞,以至远处的平行光进入眼球后,落在视网膜前方,这时看远就模糊,表现远视力下降,调节性近视主要是眼内睫状肌出现了问题,此时,眼轴并未超长,远视力下降只是一种现象,若在这个阶段实施“系统训练”,通过锻炼睫状肌优化调节参数,改善正调节痉挛状况,提高负调节的灵活性,使眼睛由看近转为看远时,负调节能很快回复到位,远视力则可恢复正常。如果这个阶段配戴近视眼镜,就过早把孩子拉进了近视族。
3、学生邝某,13岁,两年前,因上课看不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小字,配了一副-1.5D的近视眼镜,一年前检查视力还在下降,戴原镜只能看到0.4,验光发现近视度已经上升到-3.0D,一年增加了1.5D,后经我中心作双眼视功能检查,发现孩子是高AC/A的重度内隐斜视,我们对他的调节、集合进行“系统训练”,调节、集合得到优化,并给他设计了一副PAL眼镜,,随访一年,近视仅增加0.25,显示小邝近视的发展已得到有效控制。
为什么有些孩子近视的加深速度比同年级同学快很多,国内外的研究发现,除视觉环境、视觉行为等共同因素外,双眼视功能却因人而异,学生近视的进展速度与双眼视功能密切相关,若双眼视功能异常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特别是眼调节、集合功能的异常往往就是是学生近视发展快的重要原因,上述小邝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小邝一年前双眼视功能异常得到正确诊断,并针对高AC/A的重度内隐斜视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和配戴适合于高AC/A的重度内隐斜的PAL,使他的近视得到了控制。如果检测出是一个低AC/A的重度外隐斜视的孩子,把我们施与小邝的方法照搬的应用,其结果就不会理想,甚至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学生近视的康复、配镜前一定要做双眼视功能的检测。
二、双眼视功能的检测的重要性
人类的双眼可一起并协调地进行视觉活动,双眼功能并不是一眼加一眼的功能相加,而是能产生单眼视觉所无法提供的许多功能,如深度觉、三维空间感觉等。当双眼中的一眼出现问题,或双眼的协同障碍,则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眼痛、头痛、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聚焦困难等,同时近视的度数加深很快,临床上双眼视功能异常除了斜视、弱视外,尚包括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如各种调节或集合异常引起的视觉疲劳、阅读困难等。双眼视觉异常也是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由系列方法构成,问题症结的确定,需要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测量数据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首先在病史和初始检测中发现问题,通过综合验光仪、同视机等设备进行相关检查,如调节及能力检测、聚散能力检测、9个眼位检测、视网膜对应检测、显、隐斜视测量等。最后综合分析以上结果,才能给出科学的诊断。
双眼视功能异常的非手术处理方法有:
1、视觉训练方法:
如用WHSF-1仪闭环式眼调节四维训练、光量子直线机训练、EYEPORT训练、立体镜、同视机等训练改善和优化调节、集合及融像等功能,从而形成完整的立体视及协调的双眼视功能,并注重家庭训练的配合。
2、配镜处方的调整:
即在配镜处方上通过给镜度的选择,光心距的设计或添加棱镜等,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要达到兼顾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治疗目的,也就是我们提倡的,学生最好是配戴具有预防、控制功能的矫治镜,而不是配戴单一光学矫正镜。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里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吧
视觉保健与眼镜验配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