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康雪平
腔调·按
康雪平的这篇“爬山”真实而有力量,这力量是大西北人特有的生长于斯的生存的力量。这些隐匿在黄土高原上的“自然法则”透过一个个真切的故事和贴身的经历,展现在我们眼前。抽丝剥茧峰回路转拨开云雾见青天是可以形容这篇文章的。
我总喜欢在晚饭后,去学校后面爬山。不管任何季节,只要天气晴好,我准去。不是专门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专门为了去看风景。就是简单的喜欢而已。有时和朋友去,有时一个人去。更多的时候是我一个人。
这里的山连绵起伏,山势平缓。满山坡都是村民种的地,其中有一些是荒地,长满了草;还有一些种着果树,没人打理,成了野果树。上山既有大路又有小路。俗话说“人走大路,鳖走岔路”。可两种路我都走过。
大路有两条,很宽,能行车辆。一条贴着山沟,一条沿着山棱,它们一直弯弯曲曲地盘上了山顶。两条路上风景各异,但我更喜欢沿着山棱走。绕到学校后面,朝左边的路口沿山棱上山。一路上倒退着走、顺着路走、拐着弯走,不一会就把学校和村庄甩在了脚底。从这条路上盘过三个弯,可以碰到一个养羊场,就在路边。羊场的主人是村里人,见面久了,也都熟悉,会招呼我进去坐。可我一个闲人总觉得不好意思打搅人家。也就从未进去过。我认为,食草动物比起食肉动物要善良的多。因此,我是喜欢羊的,尤其是绵羊崽,那满身蜷缩着的、绵软的、雪白的羊毛,粉嘟嘟的嘴,黄莹莹充满纯洁的、懵懂的眼睛,“哒哒”地跑着,奶声奶气地叫着,一朵一朵的尾随在母羊身后,让人忍不住就想去抚摸一下,可我不敢靠近,因为羊圈门口栓着一条大狼狗,体型健壮、黑背黄腹、皮毛光滑,一见外人就龇牙咧嘴,听说有时候还放养。每次从羊场旁经过,我都挺直腰杆,目不斜视,假装镇定,迅速通过。心里胆战心惊,又还依依不舍。比较幸运的是,我至今还没碰到过狗被放养。等离羊场远了,走的也差不多了,绕到山嘴,村庄和羊场一下子铺在眼底。这时候漫山遍野非常寂静,我就对着羊场学羊叫。一手捏着鼻子,一手在脖子上不停地抖动。惹得满羊场的羊也叫,羊一叫狗就叫。斜对面鸡场的鸡也叫。不一会,村里的羊,鸡,狗都叫了起来。一瞬间,我把整个村庄和山沟给搅沸腾了。
小路就有很多条了。这里先说一条我常走的。从学校门口出发,左转过桥再左转上山。起初是一段大路,是水泥的。半路会经过一座寺庙。我和寺庙可是有一段渊源的,这里暂且不说。绕过寺庙朝右上去,就变成了很窄的小路,蜿蜒伸向一个平台,上面是村里的老庄子。有十多户人家的光景,大多院子荒废了,搬到了山下面或者更远处。留有两三户人家,可能不久也就搬走了。这里很颓废,残垣断壁,锈迹斑斑,杂草丛生。在荒芜的一块麦场里,有一头毛驴,是北方常见的品种,体型算不上健硕,但看起来很精神,圆滚的额头上卷缩着一团杂乱的毛,倒显得它很萌。它有时栓着,有时自由活动。拴着的时候,我就喂它吃草,它吃,我看着,它的两排整齐的大牙嚼起草来,感觉很香。我摸它,它躲,躲着躲着就很享受了。自由活动的时候,起初我有些怕,被驴踢一下,总归是不好受的。后来熟悉了,就牵着它走,走到哪里牵到哪里。再后来,它就跟着我走,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它的主人是老两口,七十多岁的老人,看着我,很诧异,老大爷一声吆喝,驴乖乖地回去了。就像喊叫他们乖巧的孩子。后来,在确定我没有恶意后,就不在理会了。渐渐地,我和老人家成了朋友,他们总喜欢我去,常送我一些自己种的蔬菜,有时还留我吃晚饭,也偶尔说起他们狠心的儿女。在这条路上,我大多数时间都留在这里,很少再往上走。
还有一条小路值得一说,时逢三月,草长莺飞。绕过寺庙朝左,从一个岔路口上山,这条路有一段异常险峻,只容的下一人通过,右边是山壁,上面挂满杂草荆棘。左边是深沟,被荒草覆盖得严严实实。老把式可从容通过,其他人我没法想象。有一次我走到一半,衣服被荆棘挂住,使劲一扯,一个踉跄,差点栽进深沟。回头一想,如果掉下去,打电话求救也说不清楚准确的位置。再如果直接埋底下呢,我不禁打了个冷颤。还是少走了为妙,要么也得人多了再走。过了这段险路,就没有专门的路了,而是一大片坡地,看样子荒芜了很久。荒草齐腰,中间点缀着各种野花,如同彩色的星空,很美。草很深,会有蛇,看看足以。地边依稀长着几棵碗口粗壮的树,都叫不上名字,长势古七八怪。有的树干歪了几歪;有的树叉上垂着大瘤子;有的斜爬着把头钻进荒草里;还有的两根树干缠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是几棵。我总忍不住攀爬一翻,玩够了,在荒草中踏出路,往上爬。顺坡面爬上去,就是一块平坦的坟地。都说“人死如虎,虎死如泥”,我倒没觉得。坟头不多,也许是一个家族。它们一堆一堆分了五六家子,周围被院墙似的柏树围堵着,安静地过着它们的日子,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我静静地注视了一会,就从地边轻轻走过。离近柏树,突然“啪啦啦”,头顶一阵乱响,我浑身一热。抬头,一群栖息在柏树里的斑鸠飞了起来,“咕嘎”乱叫。相互埋怨了一番,我便离开了。
这里补充一点,上山一定要带条打狗棒,山里野狗很多,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有主人的狗可以“狗仗人势”。但野狗没势可仗,专门攻击弱者。有个棒子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拿条长长的东西,干不干的过狗,它都怕你。一次,我先顺大路走,再抄小路上山。一路上,双手插兜,正走得悠闲自在。冷不丁对面晃过来一条野狗,体型不大,不知混血了多少代,也说不上是啥种类。它同样走得悠闲自在,被我一吓,立刻止步,竖起耳朵,尾巴向上一翘,嘴里发出“呼呼”的声响。我们相隔五米左右,它上我下对峙在坡面上。只要我稍稍一动,它就准备着攻势。我四下里瞄了一眼,毫无人影,周围也没有什么能用作武器。跑或者攻,都没有任何优势。我只能用一种威胁的眼神跟它耗着。几分钟过去,它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正待无奈,我突然摸到兜里的一把哨子。心里一横,豁出去了。我猛的掏出哨子,用上吃奶的劲,吹响了哨子,并向上冲去。果然,野狗被刺耳的响声和我的架势吓着了,转身跃了下去,顿时,一团土雾升了起来。我松了一口气,走近一看,惊了一跳。天啦!是一段马蹄状的悬崖,足有七八米高。再看那狗,拖着一条腿,慢跑了几步,停下来,不停地回头张望。我有些纳闷,一般的狗,是不会和我对峙那么长时间的,况且它只齐我小腿高。再想想它的样子,肚子下垂着两排奶……我恍然大悟,这附近一定有狗崽子。果不其然,在被荒草掩盖着的山窟窿里,我找到了一窝小家伙。有五六只,它们眼睛都没睁开,蜷缩在一起,用嘴不停地寻找着什么。突然一种罪恶感袭上心头,我赶紧转身。离开时,我瞅见那条狗顺着山坡,慢慢向上攀爬……
上山的路,还有很多条。每次的情景都不一样,但总会让你想到点什么。不用想着专门去干什么,只要喜欢就好,也别忘了,带条打狗棒,但不要轻易下手。
END
作者简介
康雪平
吾一介女流,生于丙寅,石佛镇,康庄村人氏。
“
布衣之家,世代农耕,寄情书香,自望沾得一指淡墨,借文字之灵气,托性情于山水。学于师范,生计三尺讲台七年有余,浸家乡沧蝶风貌,染稚嫩孩童之性,癫狂时策马西风,宁静时秋风月夜。幸有家乡景物为伴,笔尖淡墨相佐,融于自然,归于真!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大年三十了,这件事做了才更有年味儿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欢迎分享朋友圈
欢迎投稿
邮箱
qq.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