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近视防控的重视和各大近视的科普宣传,家长已经意识到预防孩子近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弱视这种儿童发育中的常见眼病,却了解甚少。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医院视光门诊,
遇到家长问最多的问题是:
“医生,我的孩子有没有近视?”
感谢现在康视眼科医生和护士的科普宣传,
家长对孩子近视的防控意识
已经达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当医生对一个弱视患儿的家长说
“对不起,你的孩子是弱视。。。”
很多家长都一脸茫然,仿佛在问:
“弱视是什么?好吃吗?”
当我们注意力只集中在“近视”或“散光”的时候,
殊不知弱视有可能已经早早地在背后
悄悄盯上了我们的宝宝
01
什么是弱视?
书上说
(很厚很权威的书)
弱视是眼球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标准,
或者双眼矫正视力差距两行及以上
继续茫然?
没关系,待康视君来给你解读一下
首先,先了解两个概念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裸眼视力:不戴眼镜下测的视力
矫正视力:戴眼镜时测的视力
(那位戴隐形眼镜的,你也算,别想蒙混过关)
近视、散光、中高度远视的患者,裸眼视力会差
但佩戴眼镜后,可以看的很清楚
(康视君:还你一个清晰的世界,你值得拥有)
但是弱视患者
不仅裸眼视力差,
即使戴上眼镜也看不清
(康视君:这个锅我不背)
好在,弱视患者视力虽差,他们的眼睛是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也就是说,眼睛里的“零件”比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等都是完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
“零件”都是好的,咋还是看不清呢?
02
弱视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得知道
人眼,是怎么看清东西的?
当我们在“看”物体的时候,物体上的反射光线
1.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类似于照相机镜头),折射对焦到视网膜(类似于照相机底片)上;
2.光线对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精准的刺激;
3.感光细胞把这些刺激翻译成信号,传输到我们的大脑;
.大脑再将信号翻译成图像;
然而,咱们刚刚出生时,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和大脑,处理光刺激和信号翻译的能力很弱
(娃:我妈肚子里很黑,怪我喽?)
这个时候,需要不停的给它们精确的光学刺激来帮助它们更好的发育和训练协调配合工作。
(好好地打怪练级吧!)
但是,如果在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光线没有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得不到刺激,那么它们的信号识别能力、传输能力、连带的大脑的信号翻译能力皆无法得到锻炼。
从而几乎一直停滞在非常初级的水平,那么这个时候就算给他们戴眼镜调准光刺激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还是没有办法正确识别处理光刺激信号。
而大脑也不能有效的翻译这些信号,导致我们看不清楚,这就形成了弱视~~~~~~~~
一般弱视的病人戴镜视力都很差,甚至有些重度弱视的患者视力只有0.1。
光线无法准确刺激
信号无法准确翻译
视觉系统发育停滞不前
所以,简言之,弱视是整个视觉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全,引起了不但裸眼视力差,戴了眼镜后,矫正视力照样差的情况。
03
弱视的危害
01
视力差
弱视患者的视力很差,且无法通过戴眼镜来提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02
开车驾驶限制
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签署了《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该《决定》为公安部令第号。其中视力要求为:
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或者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
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两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9以上。
单眼视力障碍,优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且水平视野达到度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简单总结:
双眼弱视的病人啥车都开不了,单眼弱视的病人最多只能开小型车辆(要求另一只眼要达到1.0裸眼或矫正视力(戴镜视力)以上,同时水平视野达到度)。
03
就业范围受限
对于视力要求较高的工作都不能从事,其中重度弱视患者只能做些对视力没什么要求的工作。
0
双眼视功能异常
弱视的孩子的立体视、手眼协调力都弱于正常人,而且会影响到其运动、认知、社交能力。
0
弱视该如何自测?
教你招简易自测方式,在家就能做01
1、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挂上视力表,在5米远处,分别遮住孩子的双眼,让孩子识别。
2、若孩子3~5岁时视力还未达到0.5,6岁时未达到0.7,则有必要带孩子作进一步确诊是否患有弱视。
02
1、看电视的时喜欢凑得很近,或眯眼视物,有则需警惕弱视。
2、眼球不对称,一眼没神或白眼多,歪头看东西时,则需注意是否患有斜视。
03
1、用一个眼罩或纱布分别遮盖孩子的右眼和左眼,观察是否有情绪和视物情况变化。
2、遮盖孩子的一只眼睛时,孩子玩起来没有什么不自然表现时,说明孩子的视力没有问题。
3、反之,孩子烦躁哭闹用手去撕眼罩,或者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说明没被遮住的眼睛视力非常差,为弱视。
0
1、让孩子把头摆正,正视手电筒(普通家用手电筒)。
2、把手电筒的光线打在孩子的两个黑眼球上,观察黑眼球上光点的位置。
3、如看两个光点都在黑眼珠的正中间,说明孩子没有斜视。反之,则患有斜视。
05
视觉训练及视觉训练原理
如今,弱视的治疗除了要散瞳验光配合适的眼镜以及增视治疗以外,还要进行视觉训练恢复双眼的增视功能。
专家介绍,目前视觉训练结合了多媒体技术,训练效果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患者能交替或同时利用多个感觉通道来感知外界信息,充分发挥了患者感知信息的效率,特别是引入是音频媒体,使得计算机表现信息的形式大大丰富,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人机交互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视觉训练的形式、方式、内容都有了根本的突破,提高了弱视儿童对视觉训练的主动性,也加深入了弱视儿童主观意识上对视觉训练的亲和力,从而使得训练的效果更加显著,更有效地促进儿童视觉功能的参与,相对来说,也缩短了弱视疗程。(图为患有弱视的孩子在我院视光部做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的原理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假设我们的双眼是两个战士,正常情况下,能互相协调平衡配合作战,并且和大脑视觉中枢这个指挥官紧密联系。
但是对于弱视的人,大脑会偏向于用好的眼睛或者弱视程度较轻的眼睛去看东西,这样的结果就是强的战士越来越强,弱的战士永远无法上场杀敌。而同时,强的战士还要“嫌弃”队友,让指挥官不再启用弱的战士。
而这个强者嫌弃弱者的现象,在临床上就叫抑制!也就是好眼压抑弱视眼,使视觉中枢接受和融合弱视眼信号受阻。其实“双眼抑制过程,它不仅仅发生于弱视患者同时存在于健康人,只是健康人双眼交替抑制,并且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平衡点。当这个平衡点被打破,一只眼睛出现压倒性优势的时候,弱视也就随之产生。”(此段原文出自刘帅,刘红抑制在弱视研究中的进展中华眼科杂志年月第52卷第期)
而视觉训练的原理其实就是
1.在遮盖好眼的同时,全方面的强化训练弱眼,使其视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2.采用双眼分视的训练方法,先人为的削弱好眼,再双眼协调训练。也就类似于让厉害的战士拿木剑,给战力弱的战士做陪练。
这样,使之前的弱者即弱视眼,不但在战力上能够提升,同时也减少队友好眼的“嫌弃”和“鄙视”(抑制),并得到大脑指挥部的认可,最终使互相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下图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眼分视训练模块,弱视患者戴红绿或偏光镜,使双眼看到的图像不同。医生会人为的调暗好眼看的图像的对比度,从而减少好眼的抑制。随着弱视眼的进步,医生再慢慢调亮好眼看到的图像的对比度,增加训练难度。
所以,简单说,视觉训练类似于我们健身房的私教,可以帮你撸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是不是所有的弱视儿童都提倡做视觉训练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目前所有的临床研究证明弱视治疗的关键仍然是戴镜和遮盖,视觉训练并没有能够取代前者的作用。所以,一切号称不戴眼镜光靠视觉训练就能治好弱视的机构都是耍流氓,万万不可上当!!
其次,视觉训练在弱视的治疗中需要谨慎进行。比如高度近视引起的弱视,如果盲目的给予大强度的视觉训练,有可能会增加其近视进展的速度。而斜视引起的弱视,过早的在眼位调正前盲目进入双眼视训练,会有引起异常视网膜对应的风险。
对于年龄较大发现的弱视、戴镜治疗后矫正视力陷入瓶颈不再进步的、遮盖配合较差的儿童、中高度远视引起的弱视以及弱视治疗中后期需要重建双眼视功能等,引入视觉训练会更有效果。此外,目前也有研究发现,针对之前一直被认为无药可救的成人弱视,视觉训练在提升视力、对比敏感度甚至双眼视功能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但这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干货来证明。
最后,专家认为,弱视由于其病因、年龄、程度的不同,在治疗上也会有差异,是否进行视觉训练、什么时候加上视觉训练、视觉训练的方案如何制定,都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弱视的视觉训练方案的制定,必须要在专业的有相关资质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