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术后要定期复查

一说起复查,有些患者可能不太理解:手术做完了不就好了吗?我路途遥远可以不复查吗?最近比较忙,我下回再带孩子去复查可以吗?定期复查对眼球震颤患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呢?首先,对于眼球震颤和斜视,我们强调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眼球震颤治疗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我们将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手术--术后视力康复治疗--随访并调整治疗方案。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视力康复治疗才是关键,但复查却是最容易被患者朋友忽视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以下几种情况向大家科普一下眼球震颤和斜视术后定期复查的重要性!1、观察刀口恢复情况刀口愈合期间,患者及家属可能会遇到各种小困惑,如眼睛为什么更红了?眼睛怎么起了小水泡?眼睛有分泌物是不是感染了?刀口什么时候才能愈合?通过复查面诊,直接了解刀口愈合情况、缝线吸收的情况、有无刀口感染,才能正确指导患者是否需要停药,或下一步如何调整用药。2、观察眼位的情况对于斜视矫正,我们提倡以0度矫正为标准,使用可调整缝线打破微小角度斜视难以手术治愈的传统观念。术后定期复查可以确定患者术后眼位矫正是否理想,有没有出现新的眼位变化,如果发现眼位有偏斜,通过检查可以确定斜视度,若斜视度数较小或仅仅只是有出现斜视的迹象,我们可以通过戴三棱镜或训练以尽快矫正。另外及时来院复查,眼外肌的可调整缝线还未被吸收,仍可进行微调整以矫正眼位。若不及时复查,出现轻微的眼位偏斜,是不易被患者及家属发现的,耽误治疗,会造成斜视加重,就需二次手术来矫正了。3、观察眼球震颤情况目前眼球震颤仍然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通过手术最大程度的减轻,手术后眼震情况完全稳定需要2-3月,在恢复过程中,一般术后的前2-5天为眼震最轻的时期,即所谓的休止期,因为这期间肌肉仍处于水肿期,肌肉力量尚未恢复,细心的患者会发现这时眼球运动是有一定程度受限的,待肌肉力量恢复后,眼震程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回退,其实这种大脑适应机制导致的回退是有限的,这属于正常的病程变化。总体来看,通过我们的手术眼震减轻50%-60%是容易做到的,大多数可减轻60%-80%,有些效果好的甚至可达90%左右。通过复查时的EMR检查,我们可以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估,最重要的是通过戴三棱镜或RGP是否可以进一步减轻眼球震颤呢,我们会通过多次的检测,确定有效才会建议患者佩戴。4、了解视力及视功能情况我们手术目的不只是减轻眼震、矫正斜视、矫正头位以改善美观,而是以提高视力为最终目标,我们要求的不仅是视力康复,而且双眼视功能同样得到康复。手术后的住院期间,因患者伤口尚未恢复,加上缝线刺激、眼水、眼膏的影响,不能测出真正的视力水平,待我们第一次复查时,伤口愈合、刺激症状消失、去除各种影响因素后,从而可查出较为真实的视力及视功能情况。单纯依靠手术减轻眼震来提高视力是极其有限的,但通过手术减轻眼球震颤、矫正斜视是提高视力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复查时通过散瞳检影验光、复光确定准确的屈光度,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OK镜或RGP以获得清晰物像,从而刺激视觉系统的发育,有助于视力的提高;另外我们会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视觉训练方案,并需定期到院复诊,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对视觉训练方案做出调整;对合并有视网膜病变、白化病的患者必需佩戴合适的变色镜及防护镜,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对有限的视网膜功能的损害;因大部分眼球震颤及斜视患者常合并有难治性弱视或者低视力,针对这些患者,一般的弱视训练视力是很难提高的,针对这些难治性性弱视及低视力患者,我们有许多新的治疗理念,例如正处于临床实验阶段的黑暗暴露疗法及双眼平衡疗法等。除此之外,对于视力提高困难,但却影响正常的工作及学习的低视力患者,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评估,选择佩戴合适的助视器以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因眼球震颤患者一般会合并很多眼部异常,所以治疗周期长久,我们建议复查随访至成年,甚至终身随访。复诊小贴士术后第1次复查:术后3周到4周左右(是从手术当天开始算起),而且第一次复查最为关键,因为需散瞳验光,我们要求患者及家属要准备至少1天半的时间(这个至关重要哦)!术后第2次复查:一般为术后3个月,有可能会因为病情提前或延迟,我们只需要遵循医嘱就可以了。以后常规每3个月复查一次,有特殊情况的,需严格遵循医嘱。眼病咨询、预约、挂号请拨打电话“-”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咨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xsyjz/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