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档案,你家孩子建立了吗

屈光档案

你家孩子建立了吗?

上个月开始一条消息刷爆了我们眼科医生的朋友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推出的“年两会健康策”系列直播“眼健康”专场中,全国人大代表、业内专家就近视防控等内容展开研讨,特别提出近视防控前期,将眼轴测量纳入屈光发育档案。作为眼科一线工作者长舒了一口气,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总算是被官媒给宣传了出来。

很多家长都以为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知道孩子的身高、体重、骨密度是不是符合标准,然而我们是否知道在眼睛这个领域中也需要这种系统的建档呢?今天我就要说说和眼睛发育息息相关的屈光发育档案。

为什么建立屈光档案?

答:很多家长认为,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视力筛查,我们只要看数据就可以,为什么要专门建立屈光档案呢?殊不知这种大数据筛查受限于时间、场地和设备等因素只能筛查孩子的主觉视力、电脑验光、至多再粗略地看下眼位,很多问题都隐藏在看似良好的数据之下。其实近视可防可控,但不可逆,因此防控近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视力筛查是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而屈光档案是循着视力发育规律,定期检查孩子的眼部情况,不仅能够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早发现隐藏的视力问题,有效控制孩子近视的发展。

屈光档案包括哪些检查?

答:屈光发育档案是记录孩子眼部发育相关检查的数据。

通过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眼轴、角膜曲率、屈光状态、色觉等来形成孩子的眼部发育档案,密切跟踪孩子的屈光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屈光发育异常。

建议从3岁起每3~6个月要进行一次综合眼视光检查。本次会议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了儿童建档的时机。

屈光档案有哪些作用?

答:①发现近视的苗头

眼轴,角膜曲率、屈光状态等影响视力发展的参数出现异常便可作为近视的预警预报,医生便可以提前规避近视的形成或延缓近视发展的进程。

②可以发现视力“正常”,屈光异常的情况,为孩子矫正方案提供参考

例如散光:一些低度散光眼,会通过“眯眼”的方法提高裸眼视力。远视眼可以通过晶状体调节代偿,眼睛容易疲劳,一般视力检查常常发现不了。圆锥角膜:比较严重的角膜病,通过发现异常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从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③医生会同时检查孩子的眼位(确定有无斜视存在)、晶状体(确定有无先天性白内障)及眼底(先天性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变)等情况,相当于给儿童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

最后,一定要提醒家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或者屈光不正戴眼镜就好,但是情况远不如我们想得这么简单。

目前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已由过去的沙眼、白内障转变为青光眼、眼底病等。一部分高度近视患者会存在其他眼睛损害的问题,如发生眼底的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眼底病变。眼底病是我的主要专业,近年很多研究发现成年人致盲的原因都是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引起的,这就把近视眼的防控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全世界公认的方法可以治愈近视,即使通过激光手术,或者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进行了近视治疗,视力恢复正常,也只是矫正了度数,并没有改变眼底。所以,近视防控是少年儿童群体亟需重视的问题。

E

N

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yexs/11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