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之斜视与弱视

斜视指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是一种发生于眼外肌的疾病。正常人协调性很好,注视某一物体时,两眼同时聚焦,形成清晰立体图像。斜视时,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却偏离,两眼不能同时聚焦于该物体,既影响人体外观,又造成视力损害。弱视为儿童视力用眼镜矫正不能达到0.8以上,经多种检查又未发现眼结构异常的一种眼病。

斜视在中医属于“风牵偏视”、“目偏视”,弱视属于“视物不清”、“胎患内障”。斜视和弱视是儿童时期常见和多发眼病,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在2%-4.5%,半数以上弱视与斜视有关。由于长期单眼注视,另一只眼废用而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以后即使戴上眼镜,视力也难于恢复。

斜视的基本病机为眼肌失衡,其发生与风中经络有关;弱视的基本病机为目力虚弱。由于视觉与成像为肝肾精血功能,眼球运动与灵活却与肝主疏泄和脾主肌肉有关。所以,斜视多因风邪乘虚入络,或风痰内生,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弛缓不收而致眼目偏斜。弱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气血匮乏,目力虚弱。

(一)诊断要点

1.斜视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检查可发现眼球向某一方向转动受到限制。

2.弱视矫正视力低于0.8D。临床上虽因视物昏蒙,但患儿年幼不能自述,多目偏视(斜视)而被细心家长发现。

3.眼科检查对诊断斜视和弱视,以及判断其程度有重要意义。

(二)鉴别诊断

近视:近视为“能近怯远”,近看清晰,远看模糊,临床通过配镜可以矫正,而弱视无论近看、远看均较模糊,即使配镜,也难于矫正。

(一)治法

斜视和弱视多本虚标实。标实为风,为痰;以息风、化痰、活络为治。本虚多肝肾精亏,或脾胃气血不足,宜补肝肾,健脾胃。

(二)基本方

补肾经、补脾经、清肝经(各3~5分钟)

揉二人上马(1~3分钟)

天门入虎口(以拇指从患儿拇指或食指尖推向合谷3~5次,掐合谷1次,2~5分钟)

点揉大、小天心(大天心在额正中,以拇指揉按2~3分钟;点揉小天心3~5分钟)

牵拉耳廓法(两手拇食二指相对,捏住两耳廓,分别捻揉并牵拉2~3分钟)

拿风池并颈夹脊(先定点揉风池20~30秒,后从风池起逐渐沿颈夹脊向下拿10遍)

眼局部操作(见操作指南)

方解:补肾经、补脾经培补先后天,清肝经清虚火,缓拘急,配合揉二人上马能补养肝肾;拿风池并颈夹脊改善大脑供血,缓解眼部疲劳和放松眼肌。天门入虎口定惊、止痉、缓急;大天心与小天心并牵拉耳廓能正畸止惊。眼局部操作专一治眼。全方调补肝肾,缓解眼肌痉挛,治斜视、弱视有一定效果。

(三)操作指南

1.重视眼局部操作。局部操作作用于眼,能使眼周经络畅通,活络气血,利于视力恢复。①开天门、抹双柳(沿眉走行方向抹动)各1分钟,运太阳1-3分钟。②按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球后(位于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建明(球后穴外3分处)、瞳子髁各1分钟。③以拇指或中指指腹揉眶内缘,并缓缓沿眼眶呈倒“8”字移动,1分钟。④嘱儿闭目,以食中二指置于眼球,先轻轻揉动20~30秒轻轻按约10次,振30~40秒,后以拇食二指分置于眼球两侧左右推动,并一上一下操作,使眼球左右移动与内外旋转约1分钟。

2.捣小天心与牵拉耳廓为古代治惊之法。惊与斜虽然有别,然其正斜术的设想却有参考价值。古人要求操作方向一定与眼球偏斜趋势相反。《幼科推拿秘书》:“上天心者,大天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上视,往下揉;眼珠下视,往上揉:两目不开,左右分揉。”《推拿三字经》:“捣天心,翻上者,捣下良,翻下者,捣上强,左捣右,右捣左”。牵拉耳廓法为:先以拇食二指相对,捻揉耳廓3~5次,牵拉1次,牵拉方向以耳窍为中心向四周呈扇形牵拉,牵拉10遍左右;根据斜视方向,两手协调,内斜患侧耳向后牵,健侧耳向前牵;外斜患侧耳前牵,健侧耳向后牵。《小儿按摩经》:“二龙戏珠:以两手摄儿两耳轮戏之,治惊。眼向左吊则右重,右吊则左重;如初受惊,眼不吊,两边轻重如一;如眼上则下重,下则上重。”可供参考。

3.天门入虎口可从食指端沿食指桡侧推向合谷;亦可从拇指尺侧推向合谷。患儿两掌心向下,推拇指由内至外,适合内斜;推食指由外至内,适合外斜。每推3~5次,重掐合谷1次以定之。

4.弱视宜配合健脑益智推拿法,以激活大脑视中枢。

由于弱视“中枢发生学说”获得支持,Wesl、Hube二人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他们运用视觉诱发电位观察弱视猫模型,结果显示:弱视病变位置在大脑视中枢,大脑视中枢发生的损伤抑制了正常视觉功能发育,从而导致了弱视。为此,弱视治疗关键或许在于对大脑视中枢受损部位的激活。

(四)辨证加减

1.风邪中络常有外感史。以眼突然偏斜,复视,头晕头痛,或恶心呕吐,发热等为特征。治宣疏风清热。基本方重点拿风池与颈夹脊,揉大、小天心,天门入虎口。加点揉翳风1~3分钟,清天柱骨令局部潮红。

2.肝阳上扰以眩晕耳鸣,夜啼躁扰,舌红苔黄,脉弦滑为特征。治宜平肝潜阳。基本方重点清肝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加振按百会与四神聪2-3分钟,推桥弓(左右两侧各缓缓推3-5次),掐老龙、山根各10次。

3.精血不足以眼目无神,呆滞,昏暗,干涩,伴头晕,听力差,语迟,腰膝乏力,健忘,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厌食,面色无华,惊惕不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指纹淡为特征。治宜补益气血。基本方重点补脾经,补肾经,拿风池。加补肝经(补和清,以补为主。如补:清=3:1等)1-3分钟,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各1分钟,揉脾俞、胃俞透热为度,点揉足三里、阳陵泉各1-3分钟,掐老龙、皮罢各10次。

1.初生婴儿缺乏双眼注视,可暂时性斜视;婴儿鼻骨尚未发育完善,双眼距离近易误诊为内斜。应随时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yexs/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