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术大手术,我们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每个孩子每次的手术治疗,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有时候医生都纳闷:“你们今天待了一天了,怎么还不走,我们讨论病情你们能听懂吗?”

或者是:“你们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医生,你们是不明白,这些孩子能来到你们面前接受治疗,是多少人用爱心承载起来的结果呀?他们是多么珍惜这次机会,给予了我们多少信任!所以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段时间,孩子们的手术有眼睛的,有四肢重建的,有唇裂的,还有脊柱矫形的。小手术有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有危及生命的风险。

珍视每一个生命,每一份爱心,所以,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以下,向您汇报一下近期孩子们治疗的情况:

阿白多吉,12岁,男,脊柱侧弯。年11月8日收医院骨科,经过各项检查,原计划11月17日手术,梁益建教授团队16日晚连夜会诊临时调整手术方案——阿白由于脓性骨结核畸形,原定手术暂停,先进行抗结核治疗二周左右做脓肿清除,然后再做结核病灶清除矫形,现阶段全程卧床治疗。

陪护志愿者汤秋记录:阿白小小年纪要承受这么多病痛,真的很让人难过。家里父亲也去世得早,妈妈一个人打工养他,真的很不容易。阿白特别懂事,经常照顾别人的情绪,不愿意给大家压力。孩子也知道自己的病情,虽然很紧张很害怕,但是依然还是乐观,这让我们更加心疼。真希望能帮他承担些什么。接下来的两周里,要特别注意他的营养,所有志愿者都表态一定要全力以赴,帮阿白一起扛过这一关。

增科友,10岁,女,脊柱侧弯。年11月8日收医院骨科,经过各项检查,原计划11月17日手术,因小姑娘上手术台突发腹痛,停止手术,预计下周进行手术。

陪护志愿者李黎记录:妹妹是很懂事的孩子。从来不说自己想家,平时就帮着志愿者做家务,帮着照顾小病友,梳头、穿衣服之类的。和阿白是同病相怜的小伙伴,两个人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在训练累到不行的时候,你我彼此鼓励一句,又能挺过去,这样的毅力令我们这样的成年人都感到汗颜。

降巴多吉,10岁,男,右手骨折,现在恢复良好,回家休息不能感冒,右手不能着凉,一个月内可以正常活动,不能提重物,一个月后拍x光片复查,年11月16日返家。

陪护志愿者周文斌记录:这孩子从骨折之后送进急诊到康复回家,就从来没有哭过,反倒是见人就笑,让同楼的病友和家属们都感到治愈。有事没事都跑过来送零食合影什么的。这孩子真有种神奇的力量。

向秋卓玛,5岁,女。双眼斜视+双眼上斜肌麻痹,11月3日,在北医三院行全麻下双眼斜视矫正手术。将于年3-4月复查决定是否做二次手术。按医嘱滴眼药两周,11月16日由北京回到成都。

陪护志愿者苏苏记录:这个瓜子脸、大眼睛的可爱小姑娘,可以用她甜甜的歌声治愈你。累了的时候对她说:“卓玛,我需要治愈一下。”她就会给你唱上一段,有的时候是新学的儿歌,有的时候是好听的藏歌,要是今天很开心,还会来点儿舞蹈。当然,最爱唱的还是小兔子乖乖。

一开始大家觉得不会很难的手术,却在临近的时候让大家着实提心吊胆了一把。手术的复杂性,手术中眼球可能爆裂的风险……大家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手术前一天的晚上突然发烧,不能喝水吃药,只能折腾一夜的物理降温。第二天能不能手术也成了未知数。好在最后,终于顺利的做上了手术。拆开眼睛上纱布的那一刹那,孩子灵动的大眼睛带着笑意,第一次手术的成功让所有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李惠玲,6岁,女,痉挛型脑瘫,复查+康复训练。按医嘱回去继续康复直至双臂可以支撑上肢并抬头,可进行下一步康复训练;继续按医嘱服药。17年1医院方主任汇报孩子情况、4月拍视频发给主任。已经回家。

陪护志愿者晓萌记录:这次本以为惠玲要在北京康复一段时间再回家,但医生看了惠玲的情况,我们也听到了最难受的那句话:“孩子的基础太差,百分制评分的话,评10分以下。”医生教了惠玲妈妈几个动作,并需要惠玲锻炼到双臂可以撑起上半身,抬起头才可以进行下一步训练。志愿者姐姐看了看医生又看了看惠玲,惠玲没听懂医生的话,还是对姐姐笑着。姐姐眼里有泪但对惠玲回以微笑,姐姐希望她不懂,就这么开心的笑着直到奇迹再次开花。很快惠玲要回家了,她仍旧不爱听“再见”,听到这两个字就撇撇嘴两眼泪花;志愿者姐姐逗她:那留下吧,但是见不到爷爷奶奶和爸爸。她,又撇撇嘴,因为也想家。孩子,我们都懂。我们为你祈祷有一天你能说话能表达能独立坐起能站立,我们陪你一起等待那一天。

泽仁多吉,3岁,男。年11月14日唇裂手术完成,11月17日出院。

陪护志愿者丁柯文记录:这个腼腆的小家伙,每天都会粘着阿妈,一步都不肯离开,仿佛阿妈就是他的世界。阿妈对这个儿子和所有母亲一样,特别疼爱,恨不得把世上所有最好的都交给他。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小家伙特别会自娱自乐,可逗了!还和邻床的姐姐折起了纸飞机玩儿。手术过程中,阿妈一直祈祷,祈祷孩子平安,祈祷所有病痛的患者们早日康复。那一瞬间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达秋之子,一岁半都不到的小男孩,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妈妈因为太虚弱,所以把孩子委托给志愿者们照顾。

陪护志愿者丁柯文记录:小小的他并没有其他孩子离开妈妈后的哭闹,异常乖巧。在医院等待手术时,会和身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挥手打招呼,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是医院里的小活宝。每次拿起相机给他拍照片,还会搞怪的摆出各种各样的poss,逗得同一间病房里的叔叔阿姨姐姐们哈哈大笑,这样乐观的心态感染着每一个受病痛折磨的人。11.15早上进入手术室。手术后小家伙一直轻轻地呜呜地哭着,伤口肯定很疼。我只能拍着他的背安抚:“乖乖别哭,要不然伤口会裂开。”小家伙竟是特别配合的不哭不闹了,两个圆圆的眼睛盯着我,仿佛世间所有的信任都在这个眼神中。

次仁多吉,男,右手瘢痕挛缩+腕关节脱位,16岁开始手术,今年第7次手术(最后一期),11.1行分指植皮术,腕关节切骨调整平。17年1月14日前到京拆钉子、石膏,期间手部手术处每两天换一次药,可以缓慢活动手术处。11月16日由北京返回成都。

愿每一个孩子

都能够拥有一个重获健康的机会

愿病痛可以离他们再远一点儿……

德小编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yexs/3088.html